很早之前就流行的一句话:十年前你问我,怎么学英语?十年后,你依然问我,怎么学英语?我就只能笑笑了。
当然,十年的确是夸张了一点。但是,算在自己身上,好像是真的。
2008年,我大二,我参加了学校里一个风生水起的社团---疯狂英语联盟,主席是一个叫做刘震的男孩,倔强的样子,使用的是疯狂英语李阳的套路。我几乎每天大早上跟他在学校操场喊英语。那一段时间,我也的确发现自己的发音有了进步,胆子也跟着大了起来。到现在,2017年,真的是十年如期,我忘记当初是怎么结束的了,是因为他毕业?是因为我考研?是因为李阳家暴?反正结束了那段每天早上跑步喊英语的美好日子。
再后来,我读研了,工作了。一直怀揣着学好英语,流利交流的梦想,也只是怀揣着。
前段时间,在沪江CCTalk上听了几分钟赖世雄的课程,觉得很棒,相见恨晚的感觉。于是去当当购买了一整套赖老师的书,直到现在还堆在家里,偶尔拿出来翻看,心底里尽是对自己的鄙夷。
喜欢画画,但一直也只是停留在喜欢的阶段。
小学时候,喜欢,家里没条件;中学喜欢,但是自己成绩不错,学习绘画的孩子一般文化课普遍不好,小小年纪心底里就有了划分和偏见;高中时,这种偏见似乎又加深了;大学时,好像每天都很忙,忙着自习去学习哪些已经与社会脱节的课程,只是为了得到每个学期的几百元奖学金,似乎这几百元足够证明自己足够优秀,除此之外,大学里什么也没有了;读研了,每天忙着实验,拼命实验,忘记了思考未来的路;毕业了,忙着角色转换。适应了角色,买了两盒齁贵的彩铅,买了整套的入门指导书,然后束之高阁。最近,想画水彩画,一直按捺不住要买水彩工具的念头。
三分钟热度?这似乎又不是三分钟,这热度持续了我生命的20年,当我有经济条件去施展,去让星星之火燎原的时候,它却悄无声息的灭了。
每次,想完成点什么事情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装备。
有了练习硬笔书法的念头,就买了钢笔和字帖;
有了学习繁体字的念头,就买了繁体字典;
有了跑步的念头,于是先买了高规格跑步鞋,办了健身卡;
有了画画的念头,于是买了指导书,采购了纸笔;
有了学英语的念头,下载了各种APP,买了书;
有了写作的念头,最近想买一台电脑;
…………
这些梦想,或者叫做想法,都是以装备为起点,最后也是以装备为终点的。
产假结束,重回职场。
同事要去香港读博士了。
同样是每天上班,她是怎么做到的?而我,为什么如此清闲地上班,朝九晚五之外一事无成。不得不承认“机遇”占一部分,但多半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我的假期,宅在家里闲的自己要发霉,而别人风生水起的游游逛逛,并且趁着上班的空隙申请了一个PhD。而我,还是停留在喜欢画画,喜欢写作,想要学英语的阶段。十年过去了,我的想法一直都在,而我也尝试迈开脚步,但是仅仅只是迈了一步,停留在各式各样的设备和工具书里。
年初这段时间,想换一份工作,因为有了宝宝,要养家。
面试了几家公司,也拿到了offer。最终因为东家的挽留,包括薪资和职位的提升,暂且留了下来。面试的这个过程,让我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自己:
1. 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规划,没有长期目标,也没有短期目标;
2. 没有合理地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去提升自己,无论是与职业相关的,还是业余爱好;
3. 没有规划,一切随性而起,随性而灭。
短短一年之内,宝宝从一个眼睛都睁不开的婴儿到咿呀学语活泼活奔乱跳的淘气鬼,这经历的确刺激我重新认识自己。没有下一个十年可以如此挥霍。下一个十年,我将是怎样的职业女性,怎样的妈妈,怎样的儿女,完全取决于此时此刻的我。
愿我不再虚度光阴,不再顾影自怜!
最终,我仍决定将自己的计划列在这里,如果最终时间让它变得空洞,那请嘲笑我吧!!!
1. 多读书,读好书!
2. 是谁的画画梦想,空空持续了20年!
3. 40岁的时候还要继续囤英语资料而不是张开口迈步走吗/
4. 码字的人一拨儿一拨儿,究竟写了几行?
5. 答应给儿子写的成长笔记在哪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