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到四个字:君子不器。
这个是孔子的话,而孔子从来没有解释过什么是君子,但中国人对君子都有一个大致的形象,君子不器?是一个什么意思呢?
有人认为:器是工具,君子不作工具,不听使唤,不被控制要有自我,这个认识太绝对了,君子有时候也要搬砖,君子也要做乙方拿甲方钱财替甲方消灾,
有人说君子不器的器,是指具体工作,君子不屑于做那些太具体的事情,专门思考大事,此话也不对,一屋不扫 何以扫天下?!读书为什么?经世致用啊……
还有一个观点《周易》:“形乃谓之器”,物体一旦成形了就是器物了,
君子不器其实指的是三化:
思维,不要固化
看法,不能僵化
说话,不能绝对化
老子亦说:朴散则为器,物体经过雕琢以后变成了器,也失去了原来的样子和气质。
石料变成美玉,树木变成家具,一旦成器,那些石料大树也失去了它本来的纯真和本我……道家追求反璞归真。
现在生活不可能这样去追求这样的牛角尖了,事至沧桑,人至沧海,你早己满目成灰烟薰火𤐵久矣,早就器了,内心保护一点纯真是可以的,但是你回不去了,恰恰是回不去,孔子讲的君子不器对中年之人是有特别意义,外形上你可以器,(发福,谢顶,油腻)但内心可以不器,脑里不器,用三句话度之:
1,你世界的眼光不要僵化世界不是器,它是一直不断变化的,
2,你处理人和事的方法不要固化,因为人和事都不是器都会有变化的,
3,我们应当明白,这个多彩繁芜的世界每天都在变,但有些天理人道是亘古不变,比如礼义亷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