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天,大家都特别怀念以前的日子,哪怕累成狗,也比憋着强啊!
怀念总是这样,总能让你在想起它的时候,脸上带着笑意,内心漾满甜蜜,即使泛起一丝苦涩,也会像天边的流星般一闪划过。
这些憋在家里的日子,我们三口大多是各自干各自的事,在一起交集大多是吃饭的时候。各自捧着的手机,拉开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怀念没有手机的日子,女儿小时候,忙碌的一天过后,每天躺在床上讲故事成了我们的必修课。母性和被需要的感觉刺激了我无限的创造力。
“妈妈,给我讲讲这个故事。”她经常指着一本故事书的封面或封底上的图说。图上常常有几个小动物。
“在茂密的森林里,动物王国要举行背古诗大会,第一个上场的是小猴子,它开始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欲,欲什么来着,小猴卡壳了。”女儿马上就当小猴的救世主似的接出下句:“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她接出来,就咯咯笑。
背诗大会,数数大会,唱歌大会。我把所有需要她记忆复习的东西都编入了童话里,这些童话中每次都会有许多学习上的笨蛋在等着她帮助,她每次都会沉浸在跳着脚的欢呼雀跃中去救场。我们每晚的故事都在继续,我想让她记忆的内容也都得到了复习。
随便看到个什么,她都要我讲故事,我编故事哄她的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她不愿意刷牙,睡前故事中的小动物就会害牙疼:“疼死我了,疼死我了,我的牙!谁来帮帮我呀!”大象牙医来了,它用一个钩子钩啊钩,一下钩出了一条大虫子!在我的胡编乱造中,女儿睁大了眼睛:“我害怕,怎么就不长虫子了?”“别慌,听听大象牙医怎么说吧,嗯,这都是你不爱刷牙造成的,要记住……”第二天,她就乖乖去刷牙了。
她小时候听故事多,识字不多,为了让她不再缠着我讲故事,我决定教她识字。几张识字卡片床上一放:“快看,小猪来偷我们的卡片了,我们得记住一会少了哪一张。”她就会瞪着眼睛使劲记,以便她捂住双眼,我把卡片偷偷放到枕头或被子里,她就能说出少了的卡片上是什么字。这样,每次放卡片从两张到三张,最后升级到七八张,随着卡片的增多,她在认识新朋友(不认识的生字卡),寻找老朋友(需要复习的生字卡)的游戏里乐此不彼。
游戏中认了一二百字后,我就以故事为诱饵,引着她读故事题目,接着我讲故事中不断穿插让她读一句话。后来一个故事你读一段,我读一段。我读一页,你读一页。再后来,她从此自己捧着书看了。
回忆整个识字到读书的过程,她只用了两三个月,就顺利完成了过渡。
那时候,不知道反思,没有记录的习惯,现在回想起来,嗯,真的不错!我实践了情景教学,游戏教学,用教育的鼓励和唤醒让她在帮助别人的同时积累了很多知识!
回忆起一幕幕,满脑子都是对过去的迷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