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孩子最近放暑假了,爸妈托关系去上了一个昂贵的英语补习班,按老师的要求,一家三口必须强化互动,并拍摄相关英语复习视频。还在读幼儿园中班的孩子,面对镜头总会莫名紧张,完全记不住当天的上课内容。父母只得耐着性子一遍、两遍、三遍地陪着复习,只是,耐心总有耗尽的时候,于是,隔壁总会传来父母怒吼和孩子委屈的哭声,震得楼道的路灯忽明忽亮,让住在隔壁的我们心有戚戚,不就是上个英语补习班嘛,怎么搞得大家都不安生?!
对国人而言,学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考要考、工作要用,随着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需要英语交流的情况将呈爆发式增长。由此,英语学习热度迅速上升,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4亿多人在学英语,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3。专家预测,再过几年,中国学英语的人数将超过英语母语国家的总人口数。
然而,一边是学英语的人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小,一边是很多人大学毕业后,如果从事不需要使用英语的工作,加上国人大多学的是哑巴英语,把大量精力放在背单词上,在经过一段满脑单词、张口忘词的尴尬时期后,很快就把英语还给老师了。
如何避免这种“学时一窝蜂,学完就忘空”的英语学习怪圈?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史蒂夫•平克撰写的语言学专著_《语言的本能》,在我看来,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平克在这本书中写到:语言是人类的本能,世界上所有的语言似乎拥有相同的构造。而孩子的头脑中自带基本语言能力,就像电脑的操作系统,而汉语、英语或者法语等语言,只是一款款应用软件,如果条件合适,孩子们甚至能学会他们想学的一切语言。
孩子大脑中的语言本能,需要在合适的年龄、环境激活,特别是上小学前激活成效最高,而合适的激活环境,不少中国家长选择送孩子上培训班,这类培训班大多采用解构主义和条件反射式教学,例如老师说“what’s your name? ”孩子马上说:“My name is ***”。经过一年的学习,孩子确实能掌握一百多个固定句式,只是,与人交流有固定模式吗?没有。
有部分家长也看出上英语培训班弊端多,他们选择了和孩子一起学语言,即当下的自然学习法,从人类本能出发,去模仿、去交流、去探索。父母的示范作用和家庭语言环境尤为重要,具备这两点将极大促进孩子去学习一门新语言。据有关数据显示,从5岁开始,父母陪同学习三年,能让孩子在四年级实现英语自主阅读,到小学毕业即能达到3500个单词的高考词汇量,并且能写简单的英语作文。
到了初中、高中,就能把孩子从英语学习中解放出来,偶尔复习“保温”即可,从而把更多时间放到数学、物理、化学和综合科目的学习,提升高考成绩。
而采用自然学习法,父母首先要掌握九个方面的英语词汇,通过定时、专心的陪伴和沟通,把孩子尽快带入英语的语言环境,所谓环境就是不能用母语,要知道一句英语+一句中文的模式,反而会增加孩子的认知负担,请相信孩子的学习能力,多采用重复、暗示法,加深印象。
当然,万事开头难,就像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为了练习写作,每天早上定时定量写作,在固定时间内,写4000字文字,每天坚持,雷打不动,这个就是任务法写作,不用所谓的灵感来写作,家长可以参考这个方法,在家里每周定一个英语时间,只说英语,或者父母和孩子一起读相应的英文读物,从任务,变习惯,从习惯变成本能。
要更好地实现这一步,最好设计一套适合父母和孩子互动的游戏化学习方法。方法要点一:不能因为孩子没掌握英语单词就去惩罚,以免让孩子出现厌学情绪,采用消极抵抗;方法要点二:适度奖励,孩子的奖励不要随便给,要让他知道,他的获得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而不是因为自己聪明;方法要点三:保持及时反馈。孩子喜欢及时的反馈,所以玩手机、打电话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2019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突破千万,创下历史新高,面对这场改变命运的人生大考,10年后会不会有变化,谁也不知道。家长要做的,就是做好准备,把高考看作一次项目运营,通过向管理要效益,不断优化学习方式方法,实现方方面面的“提分”升级,而把英语的学习方法还给语言,是必然之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