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随文写作梳理(1)
文/张永刚
仿写,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方式。就是仿照着名篇佳作的段落或者文章,进行写作的训练。仿写要求学生在理解、把握范文的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事物的认识,写出在形式上与范文相似又具有个性的作文。仿写不是机械模仿,更不是抄袭,而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真正领会了文章要旨,然后在进行创作。所以,仿写既要借鉴范文的写法,又要发挥独创精神。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的一个散文名篇,其中的第二自然段,对于百草园优美环境的描写,更是脍炙人口的名段。许多老师在教学中,都会布置这个段落的仿写作业,我也不例外。
第一次收上作业来,发现了一些问题。第一是学生所写地点不统一,不能体现所写景物的特点。第二是学生对句式结构还不理解——写作范围应该逐渐缩小,最后集中在“单是”上。第三是重点不突出——“单是”应该是描写的重点,以“单是”的内容来突出景物特点。但景物特点不一定是“无限趣味”,还可以是别的特点。有个别学生干脆是找“度娘”要了一篇,无话可说。
【学生佳作】
不必说那洁白的云朵,凉爽的秋风,排成一字的大雁;也不必说呢金黄色的田地,成熟的农作物。单是那秋叶就能把你的眼球给吸引了。你看那金黄的秋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树叶们随着风去环游地球。在每个地区留下美好的一幕,“沙沙沙”,树叶为我们演唱者交响乐,为我们分担忧愁,分享快乐,树叶们静静躺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中安静的睡着。在上空看,又好像为大地盖上了一层金黄的毛毯。
(悦栩涔)
不必说绿油油的菜田,高大的杨树,清澈的池水,漂亮的花朵;也不必说鱼儿在池塘里嬉戏,鸟儿在森林中打闹,五颜六色的蝴蝶悠闲的落在花朵上,贪婪的吸食着花的芳香,单是半人高的野草丛内就有数不尽的快乐,这里是昆虫的音乐会,嗓音低沉的蟋蟀唱出动听的歌曲,大肚子的蝈蝈也时不时唱出高昂的曲调,连萤火虫都提着灯笼,扇动翅膀给音乐会做出的配音。有名的花,没名的花,还有野菊在这里争香斗艳,空气里弥漫着阵阵芳香,让整个世界充满了香味!
(孙傲然)
秋天的公园虽少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少了夏天的热烈奔放,少了冬天的安宁与纯洁,但却多了一份诗意与唯美。不必说因太过澄澈而呈现绿色的湖水一改往日的奔流,缓缓流淌,不时荡起涟漪;也不必说在萧条秋风中摇摆着的枯黄的草丛,在草下轻轻歌唱,羞涩地舞蹈的小虫。单是一条羊肠小道,就有无限美感。小道蜿蜒曲折,伸向远方,鹅卵石道路使人脚底痒痒的。路旁的树好像为了迎接人们,把树叶撒到空中,又飘飘忽忽地落下,好像天女散花,又宛若群蝶乱舞。日光昏花间,手指轻揉双眼,地上早已铺满了黄色的地毯,这黄色不那么亮眼,也不灰浊,而是柔和,引人不忍将沉重的脚踩在这一片片形态各不相同的树叶上,只有小孩子乐此不疲地用脚把树叶拢作一团,神色激动地跳了上去,只听“嚓嚓”的声响接连不断,还不忘从上面跺几脚……
(闫小虫)
不必说那高大的银杏树,红得像团火艳的枫叶,花花绿绿的野花和丰收的硕果;也不必说肥嫩的蚂蚱趴在田野上,声音甜美的蝈蝈到了晚上时便是一展它的歌喉,迎来了许多观众。单是那枯黄的落叶就能让人体会到秋天的多姿多彩和五彩缤纷。鸟儿时不时飞过来,在天空中清唱几声,一片片的落叶像一个个小精灵似的,悠闲地在空中翱翔。倘若你拿起一片枯叶来细细的观察它,你便会大吃一惊,曾经这片树叶还是绿油油的,十分的柔美,但现在却像是被抽走了生命的原质一样,变得毫无生机。落叶伴随着风飘落下来,就像是一名舞蹈家似的在空中翩翩起舞。
(高佳伟)
不必说校门口的大字 ,高大的松树,墙上的国学经典 ,惟妙惟肖的名人塑像 ;也不必说同学们在操场上跑步 ,老师们在办公室批改作业 ,五星红旗随风飘扬激发起了同学们的斗志 。单是处于一楼角落的充满书香的阅览室 ,就会让人情不自禁的爱上三中 。同学们在书架上拿自己喜欢的书,坐下来静心读书 ,好一副安静惬意的众生读书图 !有的同学正在读着《百家讲坛 》,了解一些真实的历史 ;有的同学正在读着《历史揭秘》,体会中国历史的悠久以及一些名人典故中蕴含的道理 ;有的同学正在读的《科幻世界 》,了解科技发展的迅速 ……连老师也投入其中 。大家还边读书边做笔记,掌握了读书的方法呢 !
(张沐阳)
不必说那高耸的山峰,怪异的巨石,恢宏的瀑布;也不必说追逐翻腾的云雾,蒸气冲天的温泉,七弯八拐的山路;单是那造型各异的棵棵松树,就有无限韵味。迎客松站在高高的崖壁上,伸出青翠欲滴的手,像一个好客的主人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又像一位母亲张开双手欢迎在外飘荡的游子回家。陪客松高高地耸立着,仿佛是一名随从陪着主人一起欣赏祖国山川的秀美,更像一个钢铁战士耸立在山峰上,环顾四周,保卫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送客松的手伸得长长的,似乎想要抚摸每位游客,又像一个即将送儿子出远门的老母亲,情意深深,依依不舍。一阵风吹来,送客松沙沙作响,树枝也在不断摇摆,好像在说:“这儿时刻欢迎您回来!”
(崔傲然)
不必说远处的高山,近处的流水,天上的白云,脚底的沙石。也不必说鸟儿在空中歌唱,鱼儿在水里游玩,密集的野兔时不时也会冒出一只,看你一会儿就跑走了。单是小小的花丛,就美丽至极。花儿在风中摇摆着,风吹向哪里,他们也跟着到哪里,像一个顽皮的小孩子到处游玩,蝴蝶在花中飞舞着,蜜蜂发出嗡嗡的声音来给蝴蝶伴奏。一阵微风吹来,各种气味,你都会嗅到,有甜甜的味道,有清新的味道,还有神秘的味道,当你一闻到,脑海里立马就浮现出一幅温暖的画面色彩。声音,味道融合在这片花丛中,仿佛能祛除你心中所有的烦恼。
(李陈龙)
不必说那广阔的田野,神秘的小树林,清晰的水面,新建的钢铁厂;也不必说燕子成群的迁徙,蜘蛛在树枝上布置陷阱 威武的螳螂在地面上交战,单是村里的旧房遗址就有无限趣味。这里遍地都是枯叶,走在上面咔咔作响,顺着破旧的楼梯上去,还能看见许多快脱色的窗花,可这是拿不得的,谁拿了谁家里面就会有霉运。在具有古老气息的土墙上还长出了墙头草,这儿的房间各处都有惊喜,可就是有一间房间上面上着一把生锈的锁,死活打不开。顺着门缝往里面看 ,只能看借到黑乎乎的一片, 大人说这间房间里可有鬼 ,小心他们把你抓去吃了 。每次走过这儿的大人都这么说 ,我们虽然害怕, 但也依然在这里玩耍 ,这儿可以说是小孩儿国了 。
(唐雨晨)
不必说宽阔的操场,高大的教学楼,凉爽的绿荫道,充满知识的阅览室;也不必说整洁的楼道,排放有序的自行车,徐徐的轻风吹过同学们自信的脸庞。单是教室里,就有许多的“美景”。干净的讲桌上摆放着笔筒和白板擦,显得很整洁美好。而从讲台上往下看,就可以看到一片蓝色的“海洋”,风儿透过窗户吹来,让蓝色的“海洋”微微波动,如“海水”般荡漾。靠窗边坐下,身边就有绿植陪伴,顿时让人感到清新、舒畅,从而成为了一条美丽的“风景线”。抬头向白板上方看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挂在正中,激励着我们要不断学习。而一张张贴在墙头上的学习标语与中学生守则,更让我们牢记自己所担负的使命和义务。
(李培溪)
不必说宽敞的书柜,质朴的柜身,明亮的书窗,整齐的书架;也不必说木香混着墨香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金色的余晖洒在书柜上,有厚有薄的书籍整齐的竖立在书架上。单是一本《朝花夕拾》,就让人回味无穷。听,长妈妈在这里绘声绘色的讲着故事;父亲叫住正欲去五猖会的我背《鉴略》,三味书屋又响起朗朗书声,和那寿镜吾老先生痴迷入神的朗诵。深情和怀念在这里酝酿,揭露和批判的声音在这里回响。童年的故事消失了,百草园中的蟋蟀不再弹琴,油蛉也不再低唱,它们伴随着岁月无声逝去。那温馨美好的青春史册载着鲁迅夕拾的朝花呼啸而去。是《朝花夕拾》给了它们第二次生命;是鲁迅将这些充满童趣而美好的记忆拾起,这些是鲁迅的人生中绽放的最绚烂的花儿。可是一切都变了,社会的黑暗和无尽的碰壁朝鲁迅铺天盖地得袭来。他开始学医,企图拯救国人的身体。可他备受打击,弃医从文,最终拯救了国人麻木不仁的灵魂。正是被称为“民族魂”的鲁迅,混着童趣和匕首一般的批判,构成了他漫漫人生中的无限回忆——《朝花夕拾》。
(李思语)
不必说宽阔的操场,整齐的教学楼,敞亮的报告厅;也不必说温暖的教室,长排的绿树,五星红旗在笔直的旗杆上迎风招展。单是一块小小的绿地上就有无限的风采。碧绿的小草生机勃勃,在微风中微微摇晃。花朵也竞相开放,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一片片鲜艳的花瓣和扑鼻的清香,引来了一支支美丽的蝴蝶:白色的,黄色的,还有蓝色的。她们在花间舞蹈,成为了一道风景线;小蜜蜂们也辛勤地的工作着,飞来飞去,采着花蜜;不知名的小虫,在微微润湿的土壤上爬行,在这里安家。
(赵琳茜)
不必说随风舞动的绿柳,清澈透亮的蓝溪,宽大厚实的小桥,鲜艳夺目的红桃;也不必说知了在枝头上叫喳喳,金鱼在小溪里嬉戏,青蛙在池塘中叫呱呱, 喜雀在树木中叽叽叫,一下子飞到九霄云外,看那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单是公园里草丛一带,就有无限乐趣。那绿绿的小草下有蟋蟀在跳舞,有蚂蚁在“搬家”。 有时会看到很多小蚂蚁在搬运食物,折下一毫米左右的方便面,轻放在它的背上,看着他们缓慢吃力地移动小小的方便面,让我想到了“人心齐泰山移”。有时下雨,摘两片叶子,把小蚂蚁“捉”上来,放在它看似“海”的小水沟里,猛地一推,他就像玩“冲浪游戏”似的,看着他那兴奋样,仿佛在说:“刺激,再来一次!”。在草丛里有时有一两根蒲公英姐姐直竖其中,仿佛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她的陪衬,轻轻捧起蒲公英姐姐,吹一小口。她呀,就迫不及待地随风飞扬,不管什么地方,是她最后的归宿,她都奋力去拼搏,欣赏沿途美景,不让将来的自己后悔,公园景色真是美不胜收!
(袁梦泽)
不必说“知识丰富”的黑板,明亮透析的窗户,警励同学的名言警句,告诉同学应该如何做人的常规常规;也不必说角落摆放整齐的打扫工具,穿着工整的“小精灵”,五彩斑斓的黑板报,让人肃然起敬的五星红旗,单是那一盆盆“楚楚动人”的绿植就让人感觉生活如此蓬勃!瞧,那一盆绿植正开的艳,肥沃的土中,绿芽正拼命的向上探头,着急地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只见它们你拥我挤,跳着,跳着,可每次上来的,总是只有那几只,长啊,长啊……绿色的大叶,让人眼前一亮,小芽在土里吮吸着甘露,那水便是母亲,它长大了,精致的木盆,已容不下芬芳盛丽的绿叶,小芽也在找,绿叶也在长,一代更比一代强!
(刘宴余)
这些仿写的小片段,大多角度新颖,格式正确,表达流畅,应该是充分领悟到了句式特点,才写出了这样符合要求的文字。
“仿写”训练是一种非常古老而广泛运用的语言训练方式。南宋教育家朱熹曾说过:“模拟者,古人用功之法也。”仿写,对于那些对作文有畏难心理的学生,无疑给他们在阅读与写作中架起了一道减缓坡度的阶梯,是一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激发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让学生更容易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仿写的写作训练,既可以做到读写结合,又能够让学生由段到篇,逐渐找到写作的路径。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63030/a2ad14fb46af582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