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复——海格力斯效应】
所谓报复是一种以攻击方式对那些曾经给自己带来不愉快的人发泄怨恨以及心中不满的情绪。
报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有报复心理的人,容易误解别人的意思,对别人经常有戒备防范心理。任其发展的话,心胸会越来越狭窄,与人相处较难,内心也非常痛苦。
这种报复心理在心理学中称为海格力斯效应,海格力斯效应是一种人际间或群体间存在的冤冤相报,致使仇恨越来越深的社会心理效应。
“海格力斯效应”起源于一个神话故事。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位英雄,叫海格力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路上,看见脚边有个东西很难看像鼓起的袋子一样,海格力斯便踩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被海格力斯有力的一脚踩破,反而膨胀起来,并成倍地增大,这激怒了英雄海格力斯。他顺手操起一根碗口粗的木棒砸那个怪东西,那东西竟飞快地膨胀,最终把路也堵死了。海格力斯奈何不了他,正在纳闷的时候,一位圣者走到他跟前对他说:“朋友,快别动它了,忘了它,离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惹它,它便会小如当初;你若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与你敌对到底。”
报复就是一种仇恨,而仇恨正如海格力斯所遇到的这个袋子,开始很小,如果你忽略它,矛盾化解,它会自然消失;如果你与它过不去,加恨于它,它会加倍地报复。
网上风传“艾滋女”事件,关于“报复”的说法也是不绝于耳。当然,艾滋女事件已经水落石出,纯属男子恶意报复,制造出造谣重伤女友闫德利的网络谎言,并非女子真的患有艾滋以及什么做台女之事。显然,事情的真相是,男友不满女友闫德利提出的分手要求,觉得自己被甩很没面子,才制造出如此恶劣的网络谎言,最终落得个被绳之以法的结局。
报复心理是如何产生的呢?
与家庭教育有关
有的父母对子女过于严厉和粗暴 ,孩子就会在心里积压下报复情绪 ,即使成年后 ,只要稍稍受到不公正待遇 ,就会产生不可遏制的愤恨并实施报复。
与个性有关
有些人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当有人与自己的行为相冲突时 ,他首先想到的便是对方有意跟自己过不去 ,于是立即想出报复的方法。在报复的同时 ,他照样认为自己这样做非常正确 ,对方是“罪有应得”。
与影视剧有关
许多报复行为是从社会环境中习得的 ,其中电影、电视对孩子的影响之大常出乎人们的估计 ,与之相似的报刊也很泛滥 ,使学生深受其害。
与压力有关
如今的人生活压力都非常的大 ,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即便没人动他 ,他也随时会爆发 ,如果有人恰好惹了他一下 ,他当然是一触即发 ,马上报复。
人生在世,人际间或群体间的摩擦、误解乃至纠葛、恩怨总是在所难免,如果肩上扛着“仇恨袋”,心中装着“仇恨袋”,生活只会如负重登山、举步维艰,最后,只会堵死自己的路。
如何化解报复心理呢?
学会宽容
在交往中增长见识 ,懂得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要具有宽容的精神。我们应该在发生矛盾的后果中体会到 ,只有团结友爱、宽容谦让 ,才能享受到快乐。
学会转移视线
意力集中在会让自己最开心的活动或事情上。也可以找知心朋友倾诉、请教,以渲泄心理压力,听听他人的评论、劝解,经过冷静理智的反思与调节,可能你心中的火会不知不觉地熄了一大半。
学会换位思考
在人际交往中 ,不可能没有利害冲突。在我们遭受挫折或不愉快时 ,不妨进行一下心理换位 ,将自己置身于对方的境遇之中 ,想想自己会怎么办。只有设身处地 ,以心换心 ,才能真正理解人 ,从而摒弃报复心理。
修正自己的行为
如果自己也采取与对方相同的手段来报复对方,有可能可以使自己焦虑和屈辱的情绪得到化解,但有可能就会导致自己变成了与对方一样的人,那么是否这样的行为会令自己快乐起来。所以要不断的追问自己,修正自己的行为、升华自己的人格、完善自己的个性中的不足。
也许宽容和放下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路越走越宽。
报复——海格力斯效应 报复——海格力斯效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