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听了一本书,是作家张忌的作品《出家》。
书中的主人公方权,携着孕妻带着女儿从乡下来到了城里,在亲戚的帮助下当了一名送奶工,每天半夜就出发,辛苦并快乐的奔波着。
脑子活唤的他送奶时经常遇见送报纸的,觉得自己送奶时也可兼顾送报,通过打听打点后又兼顾上了送报,因为清早出来的早,还可捡些瓶子、易拉罐什么的换点钱,生活是否还过的去。
后来老婆想为他生个儿子,在生儿子的前夜,方权许了一个心愿,如果生的是儿子他就出家当和尚。
生了儿子后方权更辛苦了,期间还攒下了几万元,不想妻子跌了一跤被查出重病,手术后生活好象又恢复了正常,这时方权又想起曾经许过的愿,心想妻子的病是不是许愿引起的。
之间为了生活他曾在一位寺院里当住持的叔叔的引荐下,做过几次临时性的空班和尚,学会了念经、打座、敲木鱼,做的也是象模象样,后来他在空班做和尚时认识了附近姑子庙里的一位尼姑,这位尼姑所在的庙庵里就她一人,方权曾帮助过这位尼姑做过法事,几次帮助后得知这位尼姑想了却法缘离开庵庙,机缘巧合下他有了一座破旧的寺院,在佛客的帮助下做的也是风声水起。
说实话方权的确是个好男人,体贴老婆,照顾孩子,也肯辛苦地挣钱养家,可好男人却出家了。可见心愿不能瞎许,虽说带点迷信色彩,但有时却左右着人的生活。
早年曾经听人们说寺院里的和尚、尼姑庵里的姑子都是一些看破红尘,对生活绝望的人,不想在民间苟且偷生的活着,才选择出家当和尚、当姑子。寺庙里的方仗在接纳这些想出家的人时,也是要经过严格审核,对那些犹犹豫豫意志不坚定的也是不会接纳的。后来在书本里、电视上还了解到和尚有半路出家的,有带发修心的,这是我对出家人的最初影响。
近些年旅游时进过不少寺院,见过不少年纪轻轻的和尚,还以为他们都是看破红尘的,心中还老是纳闷,他们哪来的那么多烦心事,即是烦心也不至于出家吧。
近些年网络上透露过不少和尚的踪迹,白天做和尚做法事,夜晚去消费享受,甚至开豪车拥美女,张忌的这本《出家》书,让我又见识了另一种人生。
正如一位文友的评议“寺庙、出家,或许是给疲惫的身体、疲惫的精神,寻找一个短暂停留的地方吧”!真是大千世间说不尽的人生,道不完的奇事。前有汪曾祺的《受戒》,今有张忌的《出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