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第一次按时按点在线听鸟伯乐的课,赶上要为拍卖选作品,就把手机放在高处,一边干活,一边听课。不得不说鸟伯乐的声音真好听,很年轻的声音,吐字清晰、音质饱满。正当我陶醉时,身边老公突然插话:“你在听什么?听到有咳嗽声。”我白了他一眼:“你不懂,这叫特色,听习惯了,这就是简书卓伯乐的魅力。”可是,这次虽及时听了,因一心二用,还是要赶到今天再复习一下才敢提交作业。
继续讲短片小说的元素。
一、人物。短篇小说里,人物不宜太多。最好两三个人就行,其他的人物作为工具人。短篇小说,在一块石头上雕刻人物的头像,整体形象刻画出来就行,至于穿什么衣服不重要。突出两三个人物,就是我们要写的主要人物,而且是跟矛盾冲突特别相关的人物。听到这里,内心可高兴了,因为以我的本事,以及过去写过的东西,真就符合两三个人物的设定,也不注重外貌衣服啥的描写,本来还自卑,一听课,感觉自己在人物设定上是不是暗戳戳走在了对的路上?
关于刻画人物呢?伯乐提出,一定要像是自己生出来一样,要非常了解,最好列一个人物小传,清晰知道人物的特点。比如长相、年龄、身高、喜好、哪里人、哪些经历、什么口头禅等等。这一点完善人物有待加强,就像冰山一样,露出水面的部分不大,但一定要把水底下部分给设计完整,好让上面部分稳妥,踏实,靠谱。
二、结构。文章的结构,或者说框架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线性结构,单线或者复线叙事。
复线结构可以分成主副线,交叉复线,平行复线。
第二种,网状结构。以人物的心灵为中心,以心理活动为辐射,凸显人物的思想、意识、心理等。
第三个,画面结构。一幅画一幅画连缀起来的,更在乎场景,像是电影的蒙太奇,用同样的主题串联起来。
第四种,象征结构。比如卡夫卡《变形记》。第五种,摇摆式结构,采取左右摇摆推进的结构。比如契科夫《变色龙》。
第六种,对话式结构。
第七种,延迟式结构,作者给人物设置障碍,在悬疑小说中常见。
第八种,突转式结构,主要表现在小说的结尾,指的是情节上的反转。
第九个,故事套娃。大故事里有小故事。每一篇小说都有自己自成的独特结构。我们可以借鉴喜欢的小说结构去写。
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我以后的涂鸦,用过线性结构和部分用过画面结构,更多的知识有待以后尝试。
三、题材。作家写的基本都是自己熟悉的题材。我们要善于挖掘身边的题材。找到自己的题材范围,深挖下去。我现在大多写的是身边的故事,感觉凭空构思人物的能力还不足。听了课程后,深感也不能贪多,还是细致地做好身边事的挖掘更好。
四、叙述。叙述视角:全知视角(上帝视角),第三人称视角,等等。叙述节奏。短篇小说娓娓道来的节奏,即慢节奏。在这里,强调慢,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不疾不徐的故事讲述者。
五、主题。即意蕴。大的角度,就是爱、恨、成长、复仇、人格尊严、人性、勇敢、坚毅等等。要挖掘大的主题下面的小主题,比如苦难。阅读同类的小说,主题的内涵就丰富起来。深有感触,从自己熟悉的题材去发掘提炼出其中的主题视角,更多关注小人物的人性,多些人文关怀。
六、语言。作家的语言风格。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语言风格,从学习名家的风格开始。村上春树在日语的基础上加上翻译风,形成了比较轻盈的风格。感觉这点距离自己还远,还是先学会走再说走得风格的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