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现在再让我花一下午的时间
漫无目的地去观赏
我的回答会是拒绝的
真正的放松
可以是什么都不做只听一下午的歌
可以是什么都不用担心自在地制作一顿午餐
可以是什么都不想看一下午的书籍做每周摘抄
这些都是可以让我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 收获一点内心平静与思考的小事
这比我花上一整天的时间和人待在一起更美妙
可以的话我不再想要一同出行 我认为我花掉了真正的注意力去欣赏美景 尘事历经的我 有的时候只想不被打扰 不去想起自然也就不用被记起
——吉州窑往事
来到大学所在的城市已经有两个年头了,一直秉持着有时间一定要多出去走走看看的理念,觉得在吉安去过的地方挺多的了。
远到一个生态农庄近到一条庐陵乐街。都或多或少留下点什么。风铃节的表情包,倒立空间的组图,庐陵老街的推文,甜品店万先生的出游攻略,吉安嘉年华的Vlog,都想把我的每次游玩幻化成更具体的方式去记录。
唯独吉州窑拖更了好久。
尘封的回忆来到六月,午后还可听到蝉鸣,四五点钟的太阳没有那么烈焰,但如果出行依旧有一点不太情愿。坐在位子上翻看朋友圈,朋友晒出一张下午四点吉安的天,清透有生机,一下子就心动,想要出去走走,想要抬头看看天,想要呼吸新鲜的空气。
恰好朋友也来问起,于是三两作伴,来一场夏游。
在去往吉州窑的路上就花了将近四十分钟的时间,在此之间,我们并没有什么都没做。只了解到,吉州窑是中国现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名窑遗址之一,距今已有 1200多年的历史。
穿梭在古韵十足的街巷中,漫步于小桥流水的石铜路,确确实实能想象出这里的盛极一时。始建于晚唐,兴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而衰于元代末年,寥寥几字,吉州窑的兴亡盛衰俨然浮现在眼前。
据《东昌志》记载:永和镇至五代时,民聚其地,耕且陶焉。到宋时,瓷业兴旺,辟坊巷街三市、锦绣铺有几千户,百尺层楼万余家,连殿峻字,呈现出“民物繁庶,舟车辐辏”的繁荣景象。至现在看来,古瓷片、窑具还俯拾皆是,一条条用阻坛和窑砖铺成各种图案的长街古巷,纵横交错,当年古贸城的风貌仍旧不减。这一条条的巷子很多却很短,你不能奢望站在一端,就可以一览窑内全部的风景,“她”就是要让你耐下性子来,好好观好好赏,去上一次就能把她的所有秘密都探完。
没走过几条小巷,我们似乎就绕在了里面。从博物馆旁边的巷子走进去,出来时依旧是中国吉州窑博物馆,只是这一次变成了我对面。不知道这样兜兜转转了几回合,心里估摸着这四通八达的小巷子可算是被我观赏完了。其实没有人能告诉我走完这些小巷到底会有什么样的标准,只是我能感觉到每走进一条巷子都有一种魔力,好像每一次进去感觉都相同,却能在细微中发现它们的不同。
这条巷子有古玩店,那条巷子人家较多生活气息更浓郁,那一条巷子的尽头花全开了,还有一条巷子的尽头能看见落日,是一天结束的模样。
人家烟火气息
一天结束的样子
吉州窑位于吉安县千年古镇永和镇,吉州窑制瓷工艺精湛,特色鲜明,产品种类繁多,风格多样,木叶天目、剪纸贴花、窑变釉纹等产品更是器走天下、誉满世界。还不曾见识过景德镇的陶瓷,却也能在吉安目睹制瓷的过程。
从满是瓷片的小路跨进一个小屋子里,这应该是能烧瓷的地方,远远地我就看见了窑洞,不大却也能清晰辩出。虽然不是很像外婆家烧菜用的那个柴洞,但我隐隐约约地觉得那都是一个模样。
恍惚间,又想起小时候每次外婆准备做饭前,都会吩咐外婆去捡些柴火或是用稻谷的杆子,那都是很好的生火帮手。还是很小的年纪只能在一旁看着,外公生火,外婆烧菜,一个维持着锅子的温度,一个翻滚着菜肴的香气。
等到再大一点,我也能做外婆的生火帮手,坐在之前外公坐着的地方假装像他一样熟练地生起火。对于火最近的一次接触应该就是这样了,也知道它能带来饭菜的香气,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那也是外婆的味道。
天色有些晚了,等我用稀土好不容易做出一个像模像样的杯子形状时,发现窑里的火早已暗淡,没有人去烧它,火也就灭了。这应该算是此行的一个遗憾。同样让我可惜的是,远在家乡的外婆,那煤炉前烧火的人也离她448公里。
吉州窑位于江西吉安县永和镇境内,北距吉安市约8公里。隋至宋,吉安称吉州,故名。吉州窑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推动中国古代瓷业生产,积累制作技艺作出了巨大成就。
中国吉州窑博物馆
它善于学习当时定窑、磁州窑、龙泉窑、建窑、景德镇窑的艺术,又独具风格,创造出“木叶天目”、“剪纸贴花天目”等别具匠心、独一无二的名贵产品。东昌地属吉州管辖,故名为“吉州窑”,又称为“永和窑”。
这也不奇怪我所瞥见一眼的永和照相馆。那是一个时代,也是一段尘封的回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