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3

作者: 土贝举 | 来源:发表于2019-07-03 21:38 被阅读6次

【分析】

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葡萄酒集合了天时地利人和,来得非常不容易。形象生动。

331-土贝举-3班

【刻意练习】

1.5毫米

不是每块红薯

都有资格踏上这1.5毫米的半径。

它必是红薯中的娇儿

占据区区几平方米的土地

田垄的坡度像为它精心设计过

刚好能畅饮珍贵如油的春雨。

它小时候,没遇到一场寒雪和冰霜;

旺盛的青春期,碰上一年最好的阳光;

临近成熟,没有雨水冲淡它酝酿已久的淀粉;

甚至田鼠也从未打它的主意。

种了一辈子红薯的老师傅,

耐心地等到糖分和淀粉完美结合的一刻

才把它摘下;

工厂里最技术娴熟的老匠人

每个环节都亲手把控,一丝不苟。

翻滚、滚烫的铁锅里

红薯要完成最后3毫米的重生。

美味并非遥不可及,再等,一年而已。

【对比思考】

模仿原文,运用拟人化,描述了红薯到粉条的一生。缺憾是没能描述出自加工粉条的绿色健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7-0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hh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