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

作者: o柚子半夏 | 来源:发表于2017-07-15 17:22 被阅读0次

三伏天,是一年里最宝贵的「出汗季」。阳虚体寒的人尤其不能错过,所以大家一定要抓住机会把寒气赶跑。

三伏天,该出汗时就出汗

夏三伏极热时,汗要多出,则周身所染风寒湿气,由汗而出,可保一年无病。

——《传家宝》

虽然不必挥汗如雨,但身体在最热的时节自然出汗,不仅可以调节体温,也是在排除体表和体内的寒湿,并通过汗液代谢废物,让身体更清爽健康。

如果寒湿在体内积累,可能引起这些问题:

吃凉腹泻,风湿关节炎,浑身酸痛乏力,经常性落枕,痛经,月经量少色暗,头痛,容易感冒,消化不良,喝水都长肉,湿疹,皮肤过敏,皮疹……甚至心情不好,脸色灰黯,长斑等等都和寒湿有关。

空调房,就该防空调

空调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了,不必刻意抗拒,但是要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让身体更舒服。

「穿」

空调制造的是阴寒之气,一定要注意防护。

不能近距离直接吹,尤其关键部位尽量避免受寒,如脚踝、膝盖、腰腹、肩颈。

最好不要光脚,脚部经络丰富,且阳气难于到达。

怕冷的姑娘随身携带一条薄薄的披肩,保护好自己。如果关节受凉不适,就用红花油搓热痛处。

「吃」

除了空调,冰箱也是炎夏的「大杀器」,外凉内寒双管齐下。所以管好嘴巴很重要。

要多吃些暖胃、温软、散寒的食物。最简单的是红糖姜汤,姜切末,闷入开水中3~5分钟,加红糖饮用。

酸辣辛香的东南亚菜,最适合三伏天了。带有特殊香气辛辣的调料,让人胃口大开,还能开窍、除湿、发汗。泰国的冬阴功汤、新加坡的肉骨茶、云南的酸汤,受寒、感冒后喝上一碗,微微地出汗,身体就舒服多了。

不喜欢特殊味道的人,吃最简单的热汤面就好。尤其是新收的小麦磨粉,营养丰富,气足力强,更能发汗。喜欢清淡的口味,还有经典的红豆薏米水、老鸭冬瓜汤。

「动」

虽说热在三伏,入伏后更不要总躲在空调房里,最好每天清晨或上午在室外阴凉处做些运动,有至少30分钟的出汗时间。散步、慢跑、快步走、跳舞都很好。

出汗后,要注意

哪怕一身臭汗,也不要马上洗澡,不要用低于体温的水洗澡,不要用湿毛巾擦汗,不要让后脑、双肩、后腰吹风,不要吹穿堂风、也不要立马进空调房。

出汗就任其出透,可用干毛巾擦干汗水,稍作歇息,待呼吸平静再进入阴凉处。

夏季出汗后如果忽然受凉(凉水、凉风)容易让寒气进入体内,这会令皮肤容易生痤疮。出汗后尤其不要突然进入阴冷的深堂大厦或空调房间,这样容易中阴暑,体内热气为阴寒所遏,不能发散于外,导致发烧、心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伏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hz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