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一周紧锣密鼓的准备,终于迎来了线上PBL第一课。
考虑到孩子们不宜长时间使用电脑,我们是半小时之内就要适当休息一下;考虑到家长打印课程资料不方便,我们全部用电子文档做课程说明,考虑到提交反馈单不容易统计,我们设计了专门的电子问卷调查链接,考虑到技术操作有一定难度,也在手册里提醒了家长们注意适当的协助;考虑到线上课与实体课堂的体验方式不同,我们提前做了课堂公约征集和提醒;考虑到孩子熟练使用软件操作需要一个过程,我们提前做了线上互动的各项功能测试;考虑到孩子们课前准备的身心状态,我们特地准备了音乐和动感舞曲,为了能高效上课互动,在提问回答环节也设计了相应的人数限制。甚至早在前几天就把上课要说的话也写下来,总以为自己少说两句就可以多一点时间给孩子。如此苦思冥想,绞尽脑汁之后,终于迎来了线上第一课。
孩子们可能都憋闷得太久了,也特别渴望和老师与同学们见面,而且是在家里堂而皇之地使用电子设备,想想这心里也是得意的笑儿(个中原因大家都懂的)。所以,关于网课会不会迟到这个事儿,还真的是多虑了。
直播开课前十五分钟,就陆续有孩子进入会议室等待了。我进来之后,豁然看到严阵以待的娃儿,心里可是咯噔一下,既惊又喜。然后赶紧打起官腔:“快,先吃早饭哈,不着急到屏幕前,提前两分钟就好,关掉视频,不聊天哦!”娃们都很懂事,问一声老师好就各自忙去了。有的调试设备,有的说去吃饭,有的准备学习用具。
我呢,也趁机把女儿安顿好,她很好奇,总是要跟着我的视频看她一直熟悉的哥哥姐姐们,想想也是,她也憋屈呀。我调试的时候,她一直有点生气,不停提醒我说:“妈妈,请你声音小一点,我也要上课呀!”(她学前班,每天上午也有视频课,老师给她发儿歌)我只好央求娃爸出手相助,把他的电脑挪远一点儿,可是又不能太远,不然网络就不流畅了。
如此折腾一番,终于开始上课。
屏幕上一张张笑脸光亮亮的,养了半个多月了,果然是精气神喜人儿。想想也是,宅家不能出去,吃得好睡得足,运动量又不如以前,个个岂不都有点圆嘟嘟的,忒可爱的样子嘛。我严格按照程序操作,带娃跟着音乐唱歌,活络活络大脑;再跟着咱一土外教老师们自编自创的舞曲视频跳一段热身舞,然后开始上课。
展示一周学习内容,解说中文项目内容,进入第一环节——新型冠状病毒KWL分享。
这可是我们宅家不能外出的罪魁祸首啊,大家对它可是又恨又怕,又不得不面对它。每天铺天盖地的信息奔涌过来,想不深入了解都不行。这一环节,孩子们的发言热情高涨无比,一个个小手举起来,屏幕上参与栏一溜儿的小蓝手标志,让我忙不迭地点名解除静音。按照屏幕上的举手时差排序,就算每个人的信息不重复,也来不及都说完啊,何况他们边说我还边记录展示呢。一个问题结束,有的孩子没被叫到,急得嗷嗷叫,隔着屏幕看到他们鼓胀的小眼睛和吹气儿似的小嘴,老师也很无奈啊,只能在下一轮讨论中尽可能让没发言的优先。
考虑到孩子还小,电脑打字还不甚流畅,就没提醒他们在聊天栏里文字输入自己的想法,本来这样也可以满足一部分孩子的发言欲望的,想想还是算了。热烈的讨论过程,你问我答,基本没老师啥事儿,我手指翻飞,主要是进行文字整理,然后就不停给发言的孩子解除静音。网络还算给力,我的手指也扒拉得够快,这个过程基本顺利。
轮到做任务环节的时候,问题就层出不穷了。搜索信息,分类存放到班级的信息资源库,因为要使用石墨文档,这涉及技术操作,部分孩子被难住了。通过屏幕共享逐步操作示范,孩子不能即时跟着实践,效果也不是特别理想,索性让他们自己分组讨论,充分发挥娃儿中技术小达人的力量,再回来反馈,这样基本也就没几个人不懂了。剩下的极个别的,再逐一慢慢指导,相对也就轻松了许多。
最后的“彩蛋”小视频——莹老师给大家拍摄制作的“时间管理”任务包,把大家逗得在线上笑成团,聊天室里的留言板一路飘红,都是哈哈,咯咯,喔喔,以及各种火星符号,看着孩子们能熟练地打一些字儿,我的信心又多了一层,明天就可以提醒某些达人,文字输出思想啦!
笑完之后,我们纷纷献出自己的锦囊妙计帮莹老师解决苦恼——如何合理安排时间,高效完成任务,宅家快乐生活!
第一个娃一语中的,提醒老师做时间规划,老师希望他明天分享自己的规划表,人家张口就来一句:“我一直都是这样做的!”好吧,你超牛。有计划有恒心有条理的娃儿,你不是学霸谁是学霸!
第二个娃儿,直接甩出问题,计划好做,坚持难啊!巴拉巴拉一堆自己的臭历史,说自己就是莹老师视频里的状态,但也很想改善。这就等于直接帮老师提问了。
第三个娃接过来就说,我一般会给自己一个承担的后果,如果我没有按规定时间完成项目,我只能牺牲我的玩耍时间。多么自律的娃儿,怪不得你的名字就有恪尽职守的意义!真是活出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第四个娃儿,再跟着补充了一点儿,万一不能按计划完成任务,就得想法儿挤其他时间补了,总之都是自己的事儿,还是要分清轻重缓急,不能拖拉。
娃儿们无比清晰自己要做的事情。正式学习开始了,我们自己也要做时间的小主人啦,接下来甩包袱楼!做自己的一天时间规划,形式不限,附赠两个样例,期待明天的课前分享。
课后搜集反馈,还有个别孩子做任务有困难,这也着实为难了家长,老师也感觉过意不去。于是课后快马加鞭,迅速找度娘,快速学习使用电脑录屏技术,照猫画虎,终于录制了一个操作流程小视频,发送出去以后才算松一口气。下午紧接着又跟年级组的同事们做直播的反馈,问题整理,以及明天的课程内容打磨和任务调整。孩子们技术操作有难度,我们也得及时缓解家长的压力,尽可能让孩子和家长都轻松有收获。

课后说反馈,有娃儿表示很生气,因为没有被点名回答问题。看来憋了一个春节,学习力真是旺盛啊。既然疫情汹涌,咱们就继续在疫情的信息大海里扑腾吧,先学会网络搜索信息,再摸索着来一点基本操作复制粘贴,然后根据信息内容归类存放,学习读取信息的标题,时间,注意信息来源。或者通过电视、家人、书籍等途径来补充完善信息库。万事开头难,既然疫情还是扑朔迷离,但你们认真争论新型冠状病毒的宿主可能是啥,带着解决问题的迫切愿望自我驱动去寻找确切可靠的资讯,这也是学习和生活融合的最好契机。
下午看着不断被信息充实的资源库,想到分组讨论的时候家长和孩子一起就如何分别真假信息的较真状态,我觉得,如果亲子时光如此度过,也是美事一桩。



今天我也被驱赶着学习了不少新技能,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时时刻刻都有学习发生。所谓教学相长,不过如此。
看到对停课不停学的各种发声,我们也同样需要分别对待。其实万物存在都自有两面性,就像天气有晴有阴,月亮有圆有缺,就看大家如何灵活利用吧。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副所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系副系主任;ECNU Review of Education(中国高校第一本开放获取的教育研究英文期刊)执行副主编;香港中文大学教育政策博士陈霜叶女士,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微信公众号上发文——《抗疫中的教育学 | 陈霜叶:疫情中的教育冷思考与热思考》(链接可看:抗疫中的教育学)。这几段话也算及时替一土代言了——
第二个我想提供的就是一种热思考。这种热思考是基于我们作为专业的老师的专业热情。医生心系病人,老师心系学生。
在当前这样一个疫情之下,我想到的第一点就是我们在将来是不是能将健康教育还有健康素养放入我们正式的学科课程与学校课程安排里去?或者是以跨学科的课程形式,把健康教育作为一个学生需要的重要的学习领域。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健康知识,它也是可以和其他学科领域进行一种跨学科的连接。
第二点,我们可以把当下的疫情理解为一个teachable moment, 一个“可教的时机”。我们应该考虑,如何将这样一种重大社会生活事件、所有社会成员共同经历的危机事件,以一种课程设计,把个体的、碎片化的感性认识转换成为一种理性的、有深度思考的集体和个人经验、品格和素养。这些都是需要用心的和专业的课程设计。
一土教育团队,从启动线上课程最初就心有默契地找到了教育和生活结合的切点——做《公共安全与卫生》为主题的PBL课程。让生活融入教育,让教育回到生活——教育即生活!相信大家熟知杜威的这句名言!常识也是知识,是未来必备公民的基本素养,但常识常常被忽略!从常识里学习,思辨,应用,一土同仁在努力。
线上直播,花样百出,但同样异彩纷呈。让生活在疫情面前折腾一次,折腾得热气腾腾,洋溢着温暖,就不算浪费。不论何种形式,只要是两厢情愿,我觉得就可以尝试。如果是互相折磨,那就一别两宽。生活在于选择,学习也要选择。但愿一纸令下的背后不是一刀切式的僵化执行,任何时候,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都是教育生活中最美的探索!
线上第一课,折腾着,欢乐着,困惑着,探索着。生活本身就是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太过于顺畅的,那都不叫现实!所以,立足当下,就开心向前吧!用什么样的姿态去生活,你就可以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比如,有一种生气叫老师不点我!接下来,就会有一种欢乐,叫老师点我了!
线上课堂直播万花筒,明天继续放送!
彩蛋——
一土老师的花式直播——
【以下都是从学校微信群盗图,请勿转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