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曾国藩的湘军设计之道之二

曾国藩的湘军设计之道之二

作者: 老张常谈 | 来源:发表于2022-02-12 20:39 被阅读0次

    湘军在制度上的第二个特点是“将必亲选,兵必自募”,这一创新,也是军事门外汉曾国藩殚精竭虑、集思广益的结果。

    归属朝廷的绿营兵最大的问题是“兵与勇不相得,兵与将不相习,将与将又各不相下”。这是因为清代皇帝都极有权术,生怕军官拥兵自重,所以十分重视兵为国有,而不是兵为将有。所以每逢战争,东抽一百,西拨五十,临时组成军队。这样做的好处是,将军和士兵之间互不熟悉,没有私人感情,甚至语言都不通,大家都只听皇帝的,没有皇帝的命令就不能调动军队,这就保证了皇帝的安全。但是坏处是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甚至兵不识兵,将不识将,彼此都非常生疏,形不成一个整体。因此出现“卒与卒不习,将与将不和”的局面,所以绿营“兵畏贼,不畏将。将畏兵,不畏法”。将与兵如同路人,“胜则相忌,败不相救”。

    在致李鸿章和江忠源的信中,曾国藩指出了绿营兵制的根本弊病,他指出:这支军队大败,血流成河,另一支军队却袖手旁观,面露微笑。这支军队胜了,另一支就非常嫉妒,怕胜者得到赏银,怕别人升官……

    所以曾国藩说,这样的军队,就是诸葛亮活过来,也是打不了胜仗的。因为这不是个人的道德水平的问题,是制度问题。

    曾国藩痛于“败不相救”现象,制定了“将必亲选,兵必自募”的原则,也就是说,他挑选他认识和欣赏的人做营官,营官再去挑选自己信得过的人去做统领,这样一层层挑选下去,直到普通士兵。曾国藩的这个做法,是基于一种最为朴素的认识: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这也是湘军这个“湘”字的起源。这个“湘”字,原本是指湘乡县。曾国藩认为,“同县之人易于合力”,他最初训练的军队,军官和士兵来源几乎全是湘乡县人。曾国荃则“不独尽用湘乡人,且尽用屋门口周围十余里内之人”。老乡观念,达到极致。

    这样,每一层上级和下级之间都知根知底,且有选用提拔之恩。本来是公家发给的军饷,但是经过招收自己的军官发到手里,感觉就好像是这个军官发给自己的。彼此有一种“恩义”在。这样下级才能忠于上级,故能收如身使臂,如臂使指之效。湘军就像一棵大树,“由根而生干、生枝、生叶,皆一气所贯通”,组织内部打通,成为一个由感情纽带凝聚起来的整体。

    这就解决了绿营兵的“胜则相忌,败不相救”的问题,形成了曾国藩所说的“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往。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的“死党”。这是湘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来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国藩的湘军设计之道之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lx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