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之前的一个夜晚,一位妈妈在群里着急地问老师,能否过去幼儿园取出她孩子的毛绒娃娃。因为孩子一直以来睡觉都要有这个毛绒娃娃的陪伴才肯睡,而那晚不见了娃娃的她哭得可伤心,怎么哄都不行,无奈之下,她妈妈才不得不打扰老师。
类似小女孩这样的行为还是挺常见的,就我身边已有好几例。
我的一个侄子,从小睡觉就有两个很明显的特征,吮吸大拇指和固定抱着一张舒适柔软的毛毯子。无论去到哪,有了这两样东西,即便妈妈不在场,他也无所谓,照样可以安然入睡。为此她妈妈失落地说,感觉那毯子更像似他妈妈多点。
我的一个朋友的儿子,也是从小就黏上一个青蛙公仔,跟我的侄子一样,只要有这公仔在,他就能入睡,压根不需要妈妈的陪睡,他妈妈也表示过对他这行为感到心灰意冷。
……
图片来源于网络我们可以怎么去理解这样的行为呢?
Jenny Stoker在《幼儿期》这本书中跟我们提到:
孩子游戏和交谈的能力源于能够象征,能够让某一事物代表另一事物:一个洋娃娃代表一个婴儿,听诊器代表了医生,单词“桌子”代表桌子这个物品本身。我们可以想象出物品的意象。当他哭泣着让妈妈来喂他或安慰他时,可能在重复地体验到身体的不舒服缓解后,他开始能够对他的哭泣会带来什么样的反应有一个意象。很小的婴儿在听到妈妈的声音或者是听到妈妈给他们准备事物的时候时常常会停止哭泣。
在一定意义上,对所缺失的东西的意象可以被认为是象征化的早期形式,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不那么随时在那儿适应孩子的需求,婴儿就开始要依赖这些意象作为安慰的源泉,以弥补愿望和愿望的满足之间的差距。在一些情况下,在妈妈不在的时候,他可能还会通过吮吸手指或者拿一些柔软的东西来安慰自己,从而创造出他自己的身体“象征”。
当他在玩躲猫猫的时候,孩子的快乐源于重现熟悉的脸孔,在看不见的短暂瞬间,他能够在心里保留对它的意象。此外,即便在很早的时候,孩子在可预测、受控制地出现和消失的游戏中的快乐显示他在某种程度上“知道”那重复的消失不是真的。如果是的话,他会感到痛苦。
由此,我理解到,那些被孩子深深依恋着的意象,是早期“不在场父母”的象征,抚慰了他那颗曾经未被满足的一颗心,仿佛它们比真实的父母更加稳定的存在,给到他们更为踏实的依靠与安慰。我想,他们在与父母分离时也许不至于那么困难,但在与这些意象分离时会相对困难点,毕竟那是他们的依恋对象啊,也难怪孩子们在意象不见时是那样地崩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