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小时候在抽屉里塞了一个上锁的铁皮匣子。
它的第一个“贵宾”是老师期末奖励的小卡片,那是我迎着全班小伙伴羡慕的目光走上讲台领来的,当时心里想着要表现得谦逊一点,最好有些害羞的模样,然而走出了雄赳赳气昂昂的气势。
第二个“贵宾”是一张“再来一包”卡,有一个同学在路边随便踢一个冰红茶的瓶盖都能是“再来一瓶”,为此我羡慕了好久,毕竟我一直是中奖绝缘体,吃了很多年的干脆面永远是“谢谢惠顾”,隔了一段时间不吃后,再买的时候偶然中奖了,这是我攒到的唯一一张“再来一包”,它代表着不期而遇的惊喜。
第三个“贵宾”是一张撕烂的一元纸币,第一次和同桌吵架,小学生的我脾气暴躁如雷,把他给的一张一元撕了,后来我听说蓄意破坏人民币违法,又心惊胆战地用胶布严丝合缝地贴好。
还有没舍得扔的糖果纸
喜欢的男孩写的字条
······
我每每遇到一些对我来说有特殊意义的东西就会神圣而虔诚地放进去,珍藏着。掸掸铁盒子上的灰尘,庆幸里面的“贵宾”岁月静好。
而我和小伙伴陆续向你们分享一些书,就像是分享自己珍藏了很久的铁皮匣子,借用张晓风的一段话“世间万物,或如荷花,或如橘柚之花,皆各有其芳香郁烈,而我是那多事的风,把众香气来作四下播扬。”
我愿将我嗅过的清香与你分享,我愿将我窥见过的世界与你共享,这也是创办公众号风荷正举的初衷。
所以思虑再三
决定建立“读书分享”这一栏目
两本一期,两周一期
总有时候,我们在面对一件事或物时,想要表达却词不达意;总有时候,我们苦闷抑郁,想要挣脱却禁锢于其中;总有时候,我们觉得时间漫长而时光无聊,想要变得忙碌却又无所事事······
那,你有多久没有阅读书籍了呢?
这个时代发展太快,有人宁愿刷着无聊的短视频,也不愿去看书,即便是看几眼文字,也大多是碎片化阅读。
陷入“知识获取无限,离智慧很远”怪囫。
这不对,不应该是这样的。
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写道: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颗伟大的心灵对话。
创作者要心怀汪洋大海才能呈现河流,而为我们呈现大海的文字又岂能不为之动容?
总能遇见幽默风趣的灵魂,总能邂逅不期而遇的世界,而这一切故事要从你翻开第一页书开始。
“一切虔诚终必相遇。”
壹
《看见》——柴静关于《看见》,千言万语不尽描摹。
我相信很多人也已经感受过其中的意蕴了。
柴静,我心中最优秀的记者与写作者。
《看见》,我心中最出色的记录之书。
届于此,我曾看过灵魂的真实,因探寻真相的逻辑链而感受过摒除主观臆断的坚持,这是我的意识最初被唤醒的地方。
倘若说每个人都需要在其成长阶段找到一本适合当下的书,那么曾经在我人生最感性也最乖戾的时刻,它几乎是如期而至,以其无远不届的目光触碰着光明与黑暗,带领我叩响了永恒。
—————————————————————————————
大概很多从事新闻工作的媒体工作者,亦或是每一个品阅文字构造的真实旋律的人类经验观察者,都同她一起在这些永志难忘的事件里重生过。从一个普通记者初入电视台的心得体会,到深入新闻调查梭巡社会事件的认知成长,她记录形色各异的人性轮廓,向我们展现着一个棱角分明的人间。
在书中记录的十六个事件中,距离2020年最近也最契合我们细腻感知的,无非是“那个温热的跳动是活着。”
2003年,非典肆虐广东清冷的冬天,2020年,新冠病毒在庚子新年的前夜与黎明悄然蓄势,用生命下注,与死神交易。
这是一场战争,亦是一场对人类宿命的叩问。
诚如柴静所言她写下了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人。于是因为文字对真相与情感的再现,我们得以在历史这根离弦的箭上与往昔的社会问题对视,那些留在她生命印象里的人,也让我明白了坚持、宽容、责任、真实、纯粹的善与渴望,生活的温度与溯流。
我希望它成为代表你人生中某一阶段的启蒙之书。这种说法一部分取决于写作者很大程度上是在将自己的追求与经验传递给愿意思索和进取的人。倘若你对自己的心之所向仍在坚持,一定会懂得在阅读中品尝文学的美味。否则我们为什么说“对生活的全部追求就是绚烂的理想本身。”
所以,如果你愿意,请找到它,看见它,由此读懂,万千个他与她。
“活着就是活着,在所有的灾难中,这个温热的跳动是活着。”
“我问:‘你们靠什么防护?’他面无表情,说:‘我们靠精神防护’。”
“在电话里,他沉默了一下说:‘回忆太痛苦了。’‘是。’我说,但痛苦也是一种清洗,是对牺牲的人的告慰。”
活着就是活着,在所有的灾难中,这个温热的跳动是活着。
贰
《——风荷举》作者:张晓风高中时,语文老师要求自愿选讲语文书中的古诗词,我选了宋人周邦彦的词《苏幕遮·燎沉香》,“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园,一一风荷举。”
这是我与“一一风荷举”的第一面之缘,当时想着和周美成一起“梦入芙蓉浦”,后来有幸在张晓风的《一一风荷举》中延续了那场梦。
这本书粹选了张晓风的八十余篇散文。
从绚烂的春花穿梭到深沉的秋山,从林木草野仰望到日月星辰,手术室里绽开的“白莲花”,风灾雨劫后的重生······博古论今,谈时论事,其作品广阔如人生,淡有淡味,浓有浓情。
读完这本书,我着实佩服她敏锐的洞察力和感知力,更惊叹于她对于世间万物的追思与探寻。
或许于异乡人而言,异地闻旧音,他乡遇故知,喜事一桩,但颠沛流离,梨园散失沦落天涯,宁不可叹?
或许于赏月人而言,“月,阙也”,这是两千年前的文学专书的解释,世人莫不爱花好月圆,然这不过是视觉的欺骗,何来完美?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有如十二点整的钟声,当你听到钟响时,已经不是十二点了。
或许于被退稿人而言,老是投稿,而又老是遭人退稿,心都灰了,怎么办呢?可能一有机会就会询问各种作家如何去学写作。人在遇到困境时,下意识地会寻找出路。而一些简单的问题不能只要求简单的答案,文学的编织,“代价不多不少,只是一生一世,只是生死以之。”
阅读这本书,你会发现事物的思考不应只是自己刻板印象的一种,你会讶于她的天马行空,却又觉得颇为有趣和新奇。
每一篇散文都值得精读,短短的句子蕴含的哲理粗读一遍就会令人流连忘返,如蔓草荒烟里闻见远方的风声。于是不得不再多读几遍,我如饕餮一只,不停地反复吸食书中的养料,直至心满意足,才舍得暂且放过它。
张晓风行文华美却又清新优雅,阅读她的散文集仿佛看的不是黑纸白字,而是一帧帧动人心弦的画面,从而得以窥见她所窥见的世界。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文字如果写的是花,则枝枝叶叶芬芳可攀;如果写的是骏马,则嘶声在耳,鞍辔光鲜,真可一跃而去。”
分享好句:(这篇文章的好句真的太多了!!!先粗略感受一下它的魅力吧)
生命的红酒永远榨自破碎的葡萄,生命的甜汁永远来自压干的蔗茎。
真英雄何所遇?他遇到的是全身的伤痕,是孤单的长途以及愈来愈真切的渺小感。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