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苏轼
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注释】
⑴蝶恋花: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⑵画屏:有画饰的屏风。
⑶惊回:惊醒。
⑷高唐:战国时楚国台馆名,在云梦泽中,楚王游猎之所,一说在江汉平原。宋玉《高唐赋》:“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暮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
⑸纱窗:蒙纱的窗户。这里喻指男女幽会的房间。春光:原指春天的风光,这里代指青春、岁月。
⑹佯行:假装走。
⑺香云缕:对妇女头发的美称。
⑻敛尽:紧收,收敛。春山:喻指妇女妓好的眉毛。
⑼轻诉:轻快地倾吐。
【译文】
记得当初画屏前相遇。夜间好梦,忽儿在幽会,恋情绵绵,难忘高唐路。燕子双双,飞来又飞去,碧绿纱窗,几度春光已逝去。
在那天,绣帘相见处,低头假意走过,笑弄鬓发如云缕一般。紧锁着秀眉,娇羞不开口,陌生人前,深情难以倾诉。
【赏析】
苏轼的《江城子》以其深情厚意,被誉为千古第一悼亡词,字字泣血,句句含情,展现了他对亡妻王弗刻骨铭心的思念。其实,苏轼写给王弗的爱情词,远不止这一首,其中有一首情词惊艳柔美,描绘了两人青涩而纯真的爱情初绽,令人动容,便是这首《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正月,苏轼为母服丧期满,自四川至江陵,赶往京师赴任,途径楚地高唐神女峰,触景生情,想起年少时与王弗的青涩初恋,有感而发,创作此词。
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梦幻般的初遇,让情愫暗生。从此我便对你魂牵梦绕,梦醒后思念不绝。词人以“好梦惊回”形容自己从梦中醒来,那份突如其来的失落与不舍,正是对初恋情感的深刻描绘。而“望断高唐路”则借用典故,将这份思念之情推向了极致,表达了对再次相见的无尽渴望。
“高唐路”涉及一个典故,出自美男子宋玉的《高唐赋》,说的是战国末年,楚王曾与巫山神女在高唐神女峰相会,但仅仅一夜之后便各自离散。苏轼途径此地引用此典,意在表达对初见王弗的难忘。
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燕子的成双成对,让苏轼更加思念远方的王弗,感叹自己形单影只,无法与她共度美好时光。
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回想起绣帘下的相见,少女的羞涩与纯真跃然纸上。当时,王弗还是一个羞涩少女,她低头垂眼假装只是路过,不敢抬头看少年郎,笑着整理云缕般美丽的秀发,可爱又美丽。
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少女虽对词人芳心暗许,但碍于礼教,只能在人前保持沉默,将深情深藏心底。初恋的纯真与美好让人心动。
如果说《江城子》写的夫妻深情,那么《蝶恋花》写的则是初恋懵懂,其中“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更是被奉为情话经典,至今仍被引用不绝,用以表达单纯而深彻的爱慕之情。
邂逅一个人,只一眼,就能让人沦陷。
在电影《千与千寻》里有句台词说:“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有些事和有些爱,在见到的第一次,就注定要羁绊一生,就注定像一棵树一样,生长在心里,生生世世。”
所以,与他/她相遇,看似偶然,却也是牵绊一生的必然。
所以,与他/她相遇,看似偶然,却也是牵绊一生的必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