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有一个非常有情怀的高三语文老师每天都在倒计时,看着从300多天终于到了0天,每天她都会放一张图片,表示自己的心情,或喜悦或神伤,学生成绩的起伏牵动着老师的心。我在想等我教高三的时候,我也会这样。今天被朋友圈里的高考祝福淹没,我不禁想起了我的高中,我的高考。
还记得大姨家的姐姐当年因一分之差,拿了5000块钱才能上镇上的高中,大姨夫气得在田里跺脚大骂,姐姐哭了好多天。5000块钱对于90年代的农村真不是小数目,但最终大姨夫还是交了钱。当时母亲就告诫我,一定要好好学,好好学就是挣钱。我初三时因为喜欢一个男生学习成绩下降很快,我以为我可能考不上高中了。但是我是幸运的,我考上了县里的一中,不用花一分钱。因此我成了家族里的被称赞的人物。
但这种荣誉感很快就没有了,因为我到了一中才发现,我成绩如此之差,班级里60名同学,我考30多名。整个的高一我是落寞的,不起眼的中等生,就是因为物化生我真的一窍不通。直至分科,高二分科后我一跃到了班级前10名,从那我好像抬起头来了,老师们同学们也好像都看到我了。因为在文科生中数学突出,背书快,非常的占优势,高二我是一路高歌猛进的。
到了高三,班级里有了很多复读生,我的同桌就是。她很漂亮很阳光,不过她的成绩不如我,我们两个成了朋友,亦敌亦友的朋友。因为我们两个喜欢同一个男生,但都不表白,暗地里想博得他的关注。长的不如人家,所以比成绩成了我的法宝。如果有一科她超过了我,我就会很难过,所以现在想想还是非常感谢和同桌的竞争。我还喜欢过我得政治老师,他其实年纪应该快40了,但是儒雅的气质,挺拔的身姿依然非常吸引人。我常常在政治课上观察他,特别是他刚洗完头的时候最帅,以至于他以为我走神,经常检查我背诵。上大学后我还给他寄过明信片,他永远不会知道我还这么仰慕他吧。在老师当中我还非常感恩我的班主任,他是级部主任,有着一定的权力。给我们班配备了他认为好的师资力量,其实他把我最喜欢的数学老师给换掉了。不过他对我非常好,确切说是对学习好的都特别好。学习好的可以住宿舍阳面,学习差的和学艺术的都住阴面。反正只要认真学习,就会有特权。他一直鼓励我们,还记得倒计时的日子里,让我们每节课都宣誓,让我们每天都写日记。那时写日记成了我发泄情感和自我鼓励的一种方式,我不敢说的话都可以写出来。还记得学《我与地坛》的时候,史铁生因为母亲成了作家,有了活下去的勇气。我就想我一定考上大学,我也为了父母,我的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总是被村里的干部们瞧不起,我就想等我将来一定改变这种现状。高三就在这种状态下度过了。
高考的那三天,现在忘了什么什么感觉了,依稀记得考场上的位置,做了什么题全都不记得了。考完当晚家长来接,记得母亲找了一辆车来和我收拾东西,收拾得干干净净,当时也没有毕业典礼,都不知道要和老师告别。考完在家等成绩的日子是最难熬的了,出成绩那天,我始终不敢打电话查询。直到同学们互相打听,实在不能等了。打通电话后,我自己跑的远远的,听着电话那头缓慢的报成绩,好在基本上都是稳定发挥。出分数线的时候正赶上父亲和村里的无赖发生矛盾,父亲平日太老实了,可那次他醉酒后竟然跑去理论,和人家打了一架。第二天他为自己的莽撞后悔不已,总也不出门。还是母亲的一句话让他下了床,母亲说:“你闺女都考上大学了,你有什么想不通的呢”。那段日子,我又一次成了村里人的赞扬的焦点,我是村里那一级唯一一个本科生。我也成为了亲戚孩子们学习的对象。记得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半夜晚上醒来,还听到父母拿着通知书窃窃私语,兴奋不已。他们当时是真骄傲呀。
我去学校填志愿的时候知道我们班一共考住12个本科,其中5个重本。我虽然不是重本,但也是我的水平了,我没有什么遗憾的。大学报志愿的时候还是因为我的姐姐,她说去沿海城市吧,比较开放自由,所以我去了烟台。想选择韩语,结果被调剂了汉语言,冥冥之中一切都自有安排。我到现在也非常感恩高考,让我上了大学,有了现在的工作。我到现在都非常感谢高中时代全力以赴的自己,高考后好像再也没有全力以赴了。
有一种青春叫做高考,回忆起来让人热血沸腾,因为它是我们追求梦想的过程和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