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设计模式之八——责任链模式

设计模式之八——责任链模式

作者: dd299 | 来源:发表于2019-06-28 15:49 被阅读0次

    原文传送门

    1 介绍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对象的行为模式。

    1.1 什么是责任链模式

    在责任链模式里,很多对象由每一个对象对其下家的引用而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链。请求在这个链上传递,直到链上的某一个对象决定处理此请求。发出这个请求的客户端并不知道链上的哪一个对象最终处理这个请求,这使得系统可以在不影响客户端的情况下动态地重新组织和分配责任。

    1.2 解决了什么问题

    《JAVA与模式》中举了一个击鼓传花的例子。
    击鼓传花是一种热闹而又紧张的饮酒游戏。在酒宴上宾客依次坐定位置,由一人击鼓,击鼓的地方与传花的地方是分开的,以示公正。开始击鼓时,花束就开始依次传递,鼓声一落,如果花束在某人手中,则该人就得饮酒。
     比如说,贾母、贾赦、贾政、贾宝玉和贾环是五个参加击鼓传花游戏的传花者,他们组成一个环链。击鼓者将花传给贾母,开始传花游戏。花由贾母传给贾赦,由贾赦传给贾政,由贾政传给贾宝玉,又贾宝玉传给贾环,由贾环传回给贾母,如此往复,如下图所示。当鼓声停止时,手中有花的人就得执行酒令。


    击鼓传花

    击鼓传花便是责任链模式的应用。责任链可能是一条直线、一个环链或者一个树结构的一部分。

    2 原理

    责任链模式有两个角色

    • Handler:抽象处理者。定义出一个处理请求的接口。如果需要,接口可以定义出一个方法以设定和返回对下家的引用。这个角色通常由一个Java抽象类或者Java接口实现。上图中Handler类的聚合关系给出了具体子类对下家的引用,抽象方法handleRequest()规范了子类处理请求的操作。
    • ConcreteHandler:具体处理者。具体处理者接到请求后,可以选择将请求处理掉,或者将请求传给下家。由于具体处理者持有对下家的引用,因此,如果需要,具体处理者可以访问下家。

    2.1 uml图

    • 类图


      类图
    • 时序图


      时序图

    2.2 代码示例

    Handler代码示例

    public abstract class Handler {
        
        /**
         * 持有后继的责任对象
         */
        protected Handler successor;
        /**
         * 示意处理请求的方法,虽然这个示意方法是没有传入参数的
         * 但实际是可以传入参数的,根据具体需要来选择是否传递参数
         */
        public abstract void handleRequest();
        /**
         * 取值方法
         */
        public Handler getSuccessor() {
            return successor;
        }
        /**
         * 赋值方法,设置后继的责任对象
         */
        public void setSuccessor(Handler successor) {
            this.successor = successor;
        }
        
    }
    

    ConcreteHandler代码示例

    public class ConcreteHandler extends Handler {
        /**
         * 处理方法,调用此方法处理请求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Request() {
            /**
             * 判断是否有后继的责任对象
             * 如果有,就转发请求给后继的责任对象
             * 如果没有,则处理请求
             */
            if(getSuccessor() != null)
            {            
                System.out.println("放过请求");
                getSuccessor().handleRequest();            
            }else
            {            
                System.out.println("处理请求");
            }
        }
    
    }
    

    调用示例

      /**
             * 定义两个处理者
             */
            handler1 = new ConcreteHandler();
            handler2 = new ConcreteHandler();
    
            handler1.setSuccessor(handler2);
            handler1.handleRequest();
    

    运行结果

    放过请求
    处理请求
    

    2.3 优缺点

    • 优点:

      • 降低耦合度
      • 可简化对象的相互连接
      • 增强给对象指派职责的灵活性
      • 增加新的请求处理类很方便
    • 缺点:

      • 不能保证请求一定被接收
      • 系统性能将受到一定影响,而且在进行代码调试时不太方便;可能会造成循环调用

    3 适用场景

    1. 有多个对象可以处理同一个请求,具体哪个对象处理该请求由运行时刻自动确定。
    2. 在不明确指定接收者的情况下,向多个对象中的一个提交一个请求。
    3. 可动态指定一组对象处理请求

    4 总结

    • 纯的与不纯的责任链模式
        一个纯的责任链模式要求一个具体的处理者对象只能在两个行为中选择一个:一是承担责任,而是把责任推给下家。不允许出现某一个具体处理者对象在承担了一部分责任后又 把责任向下传的情况。
        在一个纯的责任链模式里面,一个请求必须被某一个处理者对象所接收;在一个不纯的责任链模式里面,一个请求可以最终不被任何接收端对象所接收。
        纯的责任链模式的实际例子很难找到,一般看到的例子均是不纯的责任链模式的实现。有些人认为不纯的责任链根本不是责任链模式,这也许是有道理的。但是在实际的系统里,纯的责任链很难找到。如果坚持责任链不纯便不是责任链模式,那么责任链模式便不会有太大意义了。

    参考书籍及文章
    1.《Java与模式》,电子工业出版社,阎宏

    1. 《大话设计模式》,清华大学出版社,程杰
    2. 《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Erich Gamma,Richard Helm,Ralph Johnson,John Vlissides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设计模式之八——责任链模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qe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