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如今,我一听见“嗡儿,嗡儿”的声音,脑子里便显出一弯残月来,黄黄的,像一瓣香蕉似的吊在那棵榆树梢上;院子里是朦朦胧胧的,露水正顺着草根往上爬;一个灰发的老人在那里摇纺车,身下垫一块蒲团,一条腿屈着,一条腿压在纺车底杆上,那车轮儿转得像一片雾,又像一团梦,分明又是一盘磁音带了,唱着低低的、无穷无尽的乡曲……
这老人,就是我的母亲,一个没有文化的、普普通通的山地小脚女人。
【分析】从声音入手,描绘出一个画面。首先是环境的描写,表现出一个晚上,然后是地点的描写,之后是人物的描写,突出了人物的动作和形象,最后又落到声音上,用了比喻的修饰手法,让声音更加有画面感,且前后呼应。
第二段告诉大家这个人是母亲,表现出了作者对母亲的情感。
【仿写】
每次我听到“沙,沙,沙……”声音,就会想到冬天的清晨,天刚蒙蒙亮,路灯还没有熄灭,道路上还没有什么行人。几个穿橙色制服的人正拿着大苕帚在清扫马路,他们仔仔细细地扫着路上的尘土,俯身捡起被丢弃的烟头,那扫地的声音带着节奏,奏出了城市美容师们的自己的交响曲。
这些人就是环卫工人,一群不分昼夜,不论风雨,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成绩的人们。
【对比】自己的仿写也是从声音入手,描写画面。没有想到产品,描写了环卫工人的形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