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八号那天,听说大师已经驾鹤西去。还在上班的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心中似有诸多东西堵塞一般,低落、烦躁、茫然若失...一瞬间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到门外点了一支烟,想写一篇文章来悼念一下大师,却发现什么也写不出来。
我知道,我无需对大师说对不起,因为我和他之间根本无任何交集,顶多是我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我钦佩他的嬉笑怒骂皆文章,敬佩他的敢怒敢言。对于我来说,他是我人生当中一个重要的导师;对于他来说我只是芸芸众生当中敬佩他的其中之一。
很多人都说李敖死了之后中国就再无大师了,现在想来,我确实找不到一个还活着的能和李敖相媲美的存在。
早在05年李敖先生在清华演讲的时候,他引用了陆放翁的一句诗句“尊前作剧莫相笑,我死诸君思我狂”,我现在喝醉了在你们面前出洋相,你们可不要笑话我,等有一天我死了,你们会想念这个狂妄至极的我的...
当时全场的清华学子哄堂大笑,如今当事者在看这个视频的时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呢?
我青年时期对于大师的人格定义是这个人太喜欢骂人了,稍微有一些不合他意的存在便骂作臭鸡蛋、臭皮蛋、王八蛋...当时觉得这个人也太目中无人了,然而现在想来,看法又略有出入。
鲁迅座位民国时期的一个斗士,笔下敌人亦是数不胜数,梁实秋、郭沫若、朱光潜、徐志摩、梅兰芳、李四光...甚至连自己的弟弟周作人都难以幸免。现如今,我不能说李敖是当代鲁迅,因为李敖先生自己也不会承认这个“当代鲁迅”的头衔的。但毫无疑问的,他们都是敢说真话,敢怒而又敢言的一批存在。
忘记了在哪个电视节目上看到的一个节目,大概是港澳台地区的一个电视台,记者采访一个老人,问其毛主席对鲁迅的看法。
老人略微沉吟片刻,缓缓说道,“主席很佩服先生的为人,但先生如若活到今日,恐怕有些话也说不出来。”
所以,很多人都说,李敖之所以是李敖,因为他生长在台湾那个大环境之下,如果在大陆,恐怕他早都没有机会说那些话了。
早些年前的韩寒也是我比较钦佩的存在,这个作为八零年的青年领袖来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他的敢说真话、率性自我赢得了一大批粉丝。韩寒也从公开表示“李敖先生千百年来文笔第一,韩寒第二...”可自从李敖在《杨澜访谈录》里对韩寒并不感冒,并心直口快的说韩寒写的东西就是个臭鸡蛋,这位青年领袖对于自己的偶像似乎也没那么感冒了。再加上一段时间方舟子质疑韩寒代笔门,这个曾经的天之骄子似乎说话也没有那么狂,也低调了很多。
有人说是他成熟了,也有人说是他怂了,究竟原因为何,估计只有当事人才能说出个所以然吧。
李敖先生在一次演讲当中曾经说过,中国当代是思想极为匮乏的一代,因为所有的思想都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萌生的,对此我不敢发表言论,但内心深处却开始认同李敖之后无大师这个观点了。
从哲学上来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当然也就不存在谁会成为谁的样子这一说法了。我所悲哀的不仅仅是我没有做到我所钦佩人的样子,更多的是我没有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心中千头万绪,却欲言又止,愿大家都能活成自己习惯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