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说到,提问正可以让学生真正触摸到自己的思维,切实感受到自己的每一言行背后问题驱动的思维痕迹。
接下来的问题是:问什么?问不同,问相同,问为什么,问你一切可问之问题,这些问是平时生活状态的提问。而考场上有它的规则,可以问——由材料中的某一人或某一事,我想到了什么?
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源于我和我的学生们都熟识的orid思维模式。我们完全可以用orid的思维模式去攻克我们的考场作文。
O事实层面 :我从材料中看到了什么事实
R 反映层面 :我的感受是什么?由此事实,我想到了什么事(或人或诗句或名言等等)?
I 诠释层面 :此事对于我(社会、国家民族)的意义与影响是什么?(此过程即分析思考诠释的过程,关键要问为什么。)
D 决定层面 :我有怎样的结论?接下来,我能做什么?我要做什么?
从以上四个层面提问,即可攻克一般材料型作文题。那如果是任务驱动的时评类作文题呢?我觉得关键是要明晰任务,明晰任务后,再按以上四层次提问即可构思成文。
有的学生会问:老师,我做不到啊!
我能完成第一层面。我能懂得作文材料中表述的意思。可是,我要想什么呢?我什么都想不出来。大脑空白一片啊。更别提接下来两个层面。
师答:这是大多数学生的难题。所以,我将"我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列为关键问题。
有的学生会说:老师,您千万别让我背素材啊,我看书还不行吗?可是,我怎么觉得看书这个事情对我的作文影响不大啊!再说,我也不是一点书不看。苦恼!
师答:没必要背素材。看书是必须。看书后用不上是关键问题。怎么解决?
我说,很好解决。你们肯定会说我吹牛。吹牛还是管用,就看你能不能理解我接下来说的话。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你看书用不上是因为你把你自己的学习生活、自己独特的精神生活、自己的社会生活、书本、作文等完全分离开。你从没想要把它们联系起来,甚至你得意而满足地在它们中分别扮演不同的自己,自以为成熟地应对着扮演着,其实你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过每一个自己。慢慢合并每一个自己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
简单说,如果你能在你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书本中的或电影中的人物,你能发现你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或事,突然变成常常挂在嘴边和写墙上的文字。你就开始成功联线了。其实,这也就是考纲要求的关注自我、关注生活。
有实例。我前两天写的《勇敢的,我的学生》,就是这样一篇文章,充满联系。我的学生,你们就是《无问西东》中的英雄,勇敢的人。电影中的经典台词突然变成文章中我对你们说的话,一点都不违和。“勇敢”一词,本是仅存于电影电视和历史中的词汇,似乎现实中的勇敢的人不是军人就是舍己救人的英雄。可是,当你用你的真心去感受你的身边的人与事,去聆听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时,你会突然发现你身边从来不乏勇敢之人,只是你从来没有这样去想过。甚至你本身就很了不起,只不过自己从没那样想过。
再如,我六月份写的今年全国二卷下水作文《兼听则明》。我平时看的书大多是社会学和哲学的,所以,我才能在作文题的材料中看出兼听则明。文中所写无非是我曾听过的,看过的,甚至是我刚经历过的事情,只要在脑中稍加思考,一切就都是可以联系的。而这种思考在平时就已完成了大半,在写作时,只需要再把几个小网变成大网而已。
再如,《海棠睡未足耳》。此文就是我笔写我心。我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如书本、电影、甚至小偏见。把这些东西编织成网来托住我论点。网越是密实,论点越稳妥。
所以,我想到了什么?你的生活,你经历过的事情,你看过的书,你喜欢的电影,你听过谁说的话,都是你可以想到的,都是你要联系的,而这一切联系的中心与关键就是你自己。
只要你开始这样联系,那么作文只不过是你表达自我感受与思想的输出工具。作文只不过是一个锅灶而已,自我的感受与思想是米,联系是柴火。一锅饭能不能熟,还得看柴火够不够。
读书作文时刻得有个我,习惯了,我是干嘛的呢?我就是点火的。希望我这三篇文章能为你打开写作的大门,成功点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