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内容简介
封皮背面印刷着“内容简介”: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结束了“三十年战争”,那时欧洲仍处于世界舞台的边缘。
1815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此时的欧洲,无论是经济、科学,还是政治、文化,都已将世界其他地区甩在后面。
这是启蒙和理性的时代,也是信仰与情感的时代,是进步的时代,充满希望,也是停滞的时代,揭示着种种成就的虚幻。为着荣耀,王公贵族通过战争、建筑、文化彰显权力;而借着新出现的公共领域,人民在咖啡馆、俱乐部、报纸杂志乃至革命的动荡中发声。旧制度与新制度、理性文化与感性文化辩证交锋,在喧哗与骚动、变革和扩张中,欧洲一步步远离中世纪,走向现代世界权力的中心。
01 生活,发展,农民的抗争
这本书太与众不同了,第一篇开篇。第1部分讲的是生与死,而第1部分的第1章标题是沟通,这个沟通并不是语言表达上面的沟通,而是交通上的沟通,通过对陆路水路。、海关税卡、邮政系统的描述,作者给我们展现了17 、18世纪,各地“沟通”非常不便的情况,如果想要旅游,不仅要承担巨额的费用,还得忍受旅程中的颠簸泥泞小路同行旅客的打扰。
里面有一个点值得我们反思。欧洲各个国家也都在改变进行运输革命。比如说推出收费公路。:实业家可以负责养护道路,保持道路状况良好作为回报,他可以在某一路段对过往车辆征收费用。收费公路将速度与流动带入了社会,但也产生了增加犯罪以及增加拥堵的副作用。在我们当今看来已经成为真理的“致富先修路”理念,在当时竟然会因为这点小小的副作用而遭到怀疑!仔细反思,如果我们当时处在那个环境,当我们看不到未来的趋势时,我们也会迟一会怀疑,只有当我们切切实实地走过了那个时代,我们才会坚定不移地继续走下去。这里也实在是感慨邓小平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他真的是比一般人更能把握发展的趋势。
第1章沟通之后,接下来的三章接着描述当时的生存和生活状况,人、婚姻、生育、饥荒、战争、女性、移民、贸易、生产、农业、税、农民地位等状况。作者写到当时的人口,慢慢地在恢复和增长,女性地位的低下,当时社会对同性恋的迫害,贸易的繁荣,稳定的货币,享有很高地位的商人。英国人认为他们相辅相成的四大成就,——权力、繁荣、新教和自由——都是由商业保障的。
这段时期出现了外包劳动的工场,制造业的规模不断增长。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们都认为英格兰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下半叶,而现代工厂制度就起源于18世纪后1/3时段的英格兰,工业革命塑造了英格兰,而后改变了欧洲大陆。值得一提,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就是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
马铃薯也是1565年从其南美原生地引种到西班牙和意大利的,马铃薯易于培植,很快就能成熟,产量还特别高,既可口又耐饥。越来越多的国家、农民本身也都在为废除农奴制做出努力,其中不乏激烈的起义抗争,更多的原因还是对粮食的需求以及农奴极多地阻碍了农民生产力的提高。
这本书的结构实在是让我非常惊叹,一部历史书籍竟然可以从小处着眼,给我们展现那段历史中人们生活的状况,原来历史不仅仅是宏大的,它也可以是微观的、生活的。
02 权利、革命
第二部分:权利,不是我感兴趣的内容。想到在“辉哥奇谭”读者群知识星球学到的快速阅读方法,只看感兴趣、看得懂的部分,已经决定了实践这样的阅读方式,所以这部分很快“读”过。
1792年12月11日,法兰西国王路易·卡佩在国民公会受审,随后被判处死刑。书中写到“法国革命者与其说是在摆脱一位邪恶的国王,不如说是要消灭君主政体本身。在他们看来,路易十六之所以有罪,与其说是因为他犯下了叛国罪行,不如说,他作为君主统治国家本身就有罪了。从这一点看,杀死国王是一个仪式性的净化举动。”从中可以看出法兰西革命的激烈。这一时期欧洲各个国家都在上演着从专制到共和、君主等制度,有点手段激烈有的方式温和。社会契约和法治的思想得到了更大范围内的认可。
在政治变革的时期,公共空间的数量激增,人们交换信息、想法和批评的机会也大大增多,咖啡馆就是一个典型。欧洲的第1家咖啡馆在1645年建于威尼斯,此后50年内咖啡馆遍及了整个欧洲大陆。咖啡馆里讨论什么的,都有人们高声谈论大国君主们的行动和计划,以及1001件各式政治事务。人人都有权自由讨论。公共领域的种种活动中产生了新的合法性来源:公众舆论。公众舆论,此前就在发挥作用,只是现在影响力大得多了。但公共领域是一个中立容器,既能接受来自左翼的灌输,又能接受来自右翼的灌输。
03 宗教与文化
这个时代的欧洲国家,绝大部分是君主国,所有君主国都拥有,宫廷宫廷里人们喜爱的日间消遣就是狩猎,甚至每天狩猎是必需的日程 。“赛马、宴席、舞会、戏剧演出、斗鸡,这就是18世纪运动家的爱好”,挺吃惊的,竟然还有斗鸡,还被提升到了“不列颠人勇气的奇观”,将它同民族自豪感联系起来,“不管在和平还是战争时期,对男人来说斗鸡都是合适的,它能够塑造勇气和不屈不挠的品质,还有温厚的脾气,再加上精巧的技能,这些都结合在一起”。
这个时期欧洲各个国家开始大修宫殿,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法国的凡尔赛宫,法国凡尔赛宫是大部分欧洲统治者试图模仿的。凡尔赛宫大量的空间和金钱被用来兴修“大使阶梯”,外国使节觐见国王时,要自这里上楼,在阶梯顶上,他会面对一连串装潢富丽的厅堂,最极致的是战争厅,然后使节就要向左转个大弯,进入当时欧洲最大最华丽的觐见厅觐见,然后缓慢且礼仪周全地走过一段长路,觐见国王。可以想见大使,就算不被吓住,也会受到震撼。
书中说这是呈现型文化,用呈现的方式表达权利,他们把权力承在人民面前,而不是代人民行使权力。统治者通过宫殿城堡、庄园内的园林豪宅来开展炫耀,这并不是为了消遣或自我放纵,而是为了在臣民面前展现统治者的权利,首先是在那些最有势力的不安分臣民面前展现权力。
这段时期教育的进步带来了读写能力的提高,也是公共领域扩张的根基。识字普及的累积效应,激发了一场阅读革命,不仅仅有质量相当高的理性、感性文学著作,也有大众化的传奇文学、短篇小说的繁荣。
04 战争与和平
这一部分不感兴趣,大致翻阅。这段时期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热衷战争,也通过战争某种意义上取得了“霸权”,从“霸主”又慢慢衰微,总归是这样的规律,没有恒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