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漫读摘记《陶渊明集》||(056)《饮酒二十首》(其五)

漫读摘记《陶渊明集》||(056)《饮酒二十首》(其五)

作者: 书山花开 | 来源:发表于2019-02-11 17:06 被阅读36次

    文/书山花开

    ❂原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翻译

    【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p124】

    一座草庐盖在人间尘世,却听不到车马的腾喧。

    要问他怎么能够如此?心飞寥阔,住地就自然荒偏。

    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悠然间南山闯进了眼帘。

    傍晚时山岚氤氲真是佳妙,结伴成群的飞鸟纷纷归还。

    这里面包含着自然的真谛,想要辨析却忘了表达的语言。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p130】

    住宅盖在人世间,清静却无车马喧。问我为何能如此?心超世外地显偏。

    自顾采菊东篱下,悠然无意见南山。山间雾气夕阳好,飞鸟结伴把巢还。

    此中当自有真意,我欲辨之已忘言。

    【谢先俊/王勋敏《陶渊明诗文选评》,p36】

    我寄居在这尘嚣的人间,门前独无车马喧闻。

    若问我为啥能这样,心离俗尘住所自然偏远。

    在屋东的篱下把菊花采,悠闲自在瞧见南山。

    傍晚的山色最美好,倦鸟结伴返回林间。

    此情此景蕴藏着淳真的意趣,我想辨别表达却选择不出恰当的语言。

    ❂解释

    【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p124】

    本章叙写隐耕以后所享受到的无穷的自然乐趣。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p129】

    这首诗写在和谐宁静的环境中,诗人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诗人在平静的心境中,体悟着自然的乐趣和人生的真谛。这一切给诗人的精神带来极大的快慰与满足。

    【谢先俊/王勋敏《陶渊明诗文选评》,p35】

    作者强调思想上抛却俗念,就能摆脱尘世的干扰,尽情体味大自然的意趣

    【张彦《陶诗今说》,p107】

    第五首不仅是《饮酒二十首》中最好的,也是陶公全部诗作中的佼佼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已成为妇孺皆知的名句,早已走出国外,成为许多不同肤色的人们手传口诵的中国文化经典之作。这两句文辞不深的诗,称得上是“言简意赅,其义深邃”的经典。如同大自然中的一座富矿,其“精妙”之义,是很难挖掘净尽的,美妙无穷也!不是大手笔,怎能造出如此之“精品”!另外,这不仅是一首诗,而且是一幅画,典型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佳作。你想练练自己的才学和功力么?那你就拿起你手中的劲笔抑或打开你心仪的电脑,放开你智慧的“双翼”——用你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乃至抽象思维——调动起你所有的潜力和天资,把它改写成一篇不失其原义原味而且同样“美妙”的散文吧。

    【刘继才《陶渊明诗文译释》,p103】

    这首诗写诗人身在人间而心远世俗的生活态度和陶醉于自然真意之中的乐趣,从而表现了他鄙夷上层社会,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清高节操。“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既是回答别人的发问,也是自己处世经验的总结。这是因为他断绝世俗交往,不受外界干扰,心情自然是宁静的。但在宁静中,我们却可以看出他拒绝统治者征召的决绝态度。不过诗人表现这一切,都是心平气和的,丝毫不给以剑拔弩张之感。诗的后半部,通过写他采菊时所见景物,表达了自己找到人生真谛的快慰心情。此诗是《饮酒,诗中传诵最广的一首。它的突出特点是意境幽远,思与景谐。正如苏轼所言:“因采菊而见南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东坡题跋》卷二)其次,寓理于景,给人以思想启迪。由于诗人对生活进行较深入的开掘,所以常常能在抒情写景之余,插入精辟的哲理性议论,使之既以情感人,又以理警人。其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间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便是名句。此外,这首诗语言平易,清新自然,也足以体现陶诗的特点。

    【《中国诗苑精华 陶渊明卷》,p114】

    此诗是陶诗名篇,向为历代文人所激赏。诗人以其神来之笔描绘、勾画了一个“桃花源”式的极乐世界,写得含蓄幽默,自然真切,饶有风趣,表现了诗人对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无比厌恶和对闲居躬耕生活的热爱。清温妆能对此诗推崇备至:“渊明诗类多高旷,此首尤为兴会独绝,境在囊中,神游象外,远矣!得力在起四句,奇绝妙绝,以下便可一直写去,有神无迹,都于此处领取,俗人反先赏其采菊数语何耶?至结二句,则愈真愈远,语有尽而意无穷,所以为佳。”(《陶诗汇评》卷三)

    【《陶渊明诗文鉴赏辞典》,p101】

    大致在魏晋以前,以儒家学说为核心,中国人一直相信人类和自然界都处于有意志的“天”的支配下。这一种外于而又高于人的个体生命的权威,在东汉末开始遭到强烈的怀疑。于是就迎来了个性觉醒的时代;在文学创作中,相应地有了所谓“人的主题”的兴起。但个性觉醒,既是旧的困境与背谬的结束,又是新的困境与背谬的发现与开始。首先,也是最基本的,就是有限的个体生命与永恒的宇宙的对立。诗人们不断发出哀伤的感叹:“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古诗十九首》);“自顾非金石,咄惜令人悲”(曹植《赠白马王彪》);“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阮籍《咏怀诗》)。人们在自然中感受到的,是无限存在对有限人生的压迫。但是,即使说困境与背谬注定要伴随人类的全部进程(这是一个存在主义的观念),在不同的阶段上,人还是要寻找不同的解脱方式。哪怕是理念上的或者是诗意上的,人也要发现一种完美的生命形态。所以到东晋末,在玄学的背景中,陶渊明的诗开始表现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这就是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相反地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在他的《饮酒》之五中,表现得最为充分而优美。凭着它那浅显的语言、精微的结构、高远的意境、深蕴的哲理,这首诗几乎成了中国诗史上最为人们熟知的一篇。全诗的宗旨是归复自然。而归复自然的第一步,是对世俗价值观的否定。自古及今,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大抵是人们所追求的基本对象,也便是社会所公认的价值尺度。尽管庄子早就说过,这一切都是“宾”,即精神主体的对立面(用现代语汇说,就是“异化”),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终究无法摆脱。而陶渊明似乎不同些。他当时刚刚从官场中退隐,深知为了得到这一切,人们必须如何钻营取巧、装腔作势,恬不知耻地丢去一切尊严。他发誓要扔下这些“宾”位的东西,回到人的“真”性上来。于是有了这首诗的前四句。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车马喧”,意味着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所谓“冠带自相索”。因为陶渊明喜欢诉穷而人们又常常忘记贵胃之家的“穷”与平民的“穷”全不是一回事,这两句诗的意味就被忽视了。实在,陶家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是浔阳最有势力的一族。所以,尽管陶渊明这一支已呈衰落,冷寂到门无车马终究是不寻常的。所以紧接着有一问:你如何能做到这样?而后有答,自然地归结到前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远”是玄学中最常用的概念,指超脱于世俗利害的、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状态。此处的“心远”便是对那争名夺利的世界取隔离与冷漠的态度,自然也就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所居之处由此而变得僻静了。进一步说,“车马喧”不仅是实在的事物,也是象征。它代表着整个为权位、名利翻腾不休的官僚社会。这四句平易得如同口语,其实结构非常严密。第一句平平道出,第二句转折,第三句承上发问,第四句回答作结。高明在这种结构毫无生硬的人为痕迹,读者的思路不知不觉被作者引导到第四句上去了。难怪连造语峻峭的王安石也大发感慨:自有诗人以来,无此四句!排斥了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作者在什么地方建立人生的基点呢?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称为“自然哲学”,它既包含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又深化为人的生命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的,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直接面对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从本源上说,人的生命原来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大化”迁变的表现,只是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投入到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和名利的竞逐中,以至丧失了真性,使得生命充满焦虑和矛盾。所以,完美的生命形态,只有归复自然,才能求得。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出来,诗就变成论文了。所以作者只是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人(题名叫《饮酒》,自然是一位微醺的、飘飘然忘乎形骸的诗人)在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即陶之居所南面的庐山)相会。“悠然见南山”,按古汉语法则,既可解为“悠然地见到南山”,亦可解为“见到悠然的南山”。所以,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另一种版本,“见南山”的“见”字作“望”。最崇拜陶渊明的苏东坡批评说:如果是“望”字,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东坡先生非常聪明,也很懂得喝酒的妙处,他的话说得不错。为什么不能作“望”?因为“望”是有意识的注视,缺乏“悠然”的情味。还可以深一步说:在陶渊明的哲学观中,自然是自在自足无外求的存在,所以才能具足而自由;人生之所以有缺损,全在于人有着外在的追求。外在的追求,必然带来得之惊、失之忧,根本上破坏了生命的和谐。所以,在这表现人与自然一体性的形象中,只能用意无所属的“见”,而不能用目有定视的“望”。见南山何物?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这一切当然是很美的。但这也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在陶渊明的诗文中,我们常可以看到类似的句子:“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辞》);“卉木繁荣,和风清穆”(《劝农》)等等,不胜枚举。这都是表现自然的运动,因其无意志目的、无外求,所以平静、充实、完美。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也应该具有自然的本性,在整个自然运动中完成其个体生命。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刚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实际的意思,是说这一种真谛,乃是生命的活泼泼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体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后世禅家的味道,在这里已经显露端倪了。在诗的结构上,这二句非常重要。它提示了全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去体悟,去咀嚼。这首诗,尤其是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历来被评为“静穆”、“淡远”,得到很高的称誉。然而简单地以这种美学境界来概括陶渊明的全部创作,又是偏颇的。因为事实上,陶渊明诗文中,表现焦虑乃至愤激的情绪,还是很多,其浓烈几乎超过同时代所有的诗人。但也正因为焦虑,他才寻求静穆。正像我在开头就说的,这是在新的困境与背谬中所寻得的理念和诗意上的完美的生命形态。也许,我们能够在某个时刻,实际体验它所传达的美感,进入一个纯然平和的、忘却人生所有困扰的状态,但这绝不可能成为任何人(包括陶渊明)的全部人生。(骆玉明)

    【金融鼎《陶渊明集注新修》,p131】

    苏轼《东坡题跋》卷二《题渊明饮酒诗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晁补之《鸡肋集》卷三十三:东坡云陶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则既采菊又望山,意尽于此,无余蕴矣,非渊明意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故悠然忘情,趣闲而累远,此未可于文字精粗间求之。

    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三引:张九成日:此即渊明畎亩不忘君之意也。

    孙月峰评、闵齐华注《文选瀹注》卷十五:直率意却自炼中出,所以耐咀嚼。“见南山”果妙,不知何人改为“望”字。此诗大是妙境;第点出“心远”“真意”,翻觉亦有痕。

    蒋薰评《陶渊明诗集》卷三:此心高旷,兴会自真,诗到佳处,只是语尽意不尽。若张无垢谓“渊明畎亩不忘君之意”,似以南山作比语,恐不然。

    王士祯《古学千金谱》:通章意在“心远”二字,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从古高人只是心无凝滞,……心不滞物,在人境不虞其寂,逢车马不觉其喧。篱有菊则采之,采过则已,吾心无菊。忽悠然而见南山,日夕而见山气之佳,以悦鸟性,与之往还,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一片化机,天真自具,既无名象,不落言诠,其谁辨之?

    方东树《昭味詹言》卷四:此但书即日即事,而高致高怀可见。起四句言地非偏僻,而吾心既远,则地随之。境既闲寂,景物复佳。然非心远,则不能领其真意味,既领于心而岂待言,所谓造适不及笑,献笑不及言,有曾点之意。后六句即心远地偏之实事。

    漫读摘记《陶渊明集》||(055)《饮酒二十首》(其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漫读摘记《陶渊明集》||(056)《饮酒二十首》(其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wq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