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见贤思齐?

如何见贤思齐?

作者: Lily_7a0d | 来源:发表于2020-08-06 22:22 被阅读0次

01.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孔子好学,风趣,乐观,情商高,在他身边,人们能感受到快乐。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孔子善于发现,他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善于发现他人长处的孔子,所以与人总能和谐相处,所到之处,歌声音乐常有,才会有那么多弟子跟着孔子学习。

我们在生活中常见“ETC”,就是自动抬杠的意思。好像TA出现的意义就是为了给别人添堵,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或曰“心直口快”。其实就是自觉厉害,不懂得与人交往,重要的不是凸显自己,而是激发别人的长处,体会到你的价值!

02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是一句看似简单,但践行起来非常不容易的箴言。

我们发现别人厉害或是取得成绩并不难,难的是认可别人的成绩,努力,成就。生活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往往是常态。

看到优秀的人,挑剔或是盼着其倒霉的心理来源于什么呢?从心理学来说,“认知失调”是根源。本来看着出不多的人,怎么他就比我好,比我厉害呢?找出对方不足之处,或者对方倒霉了,我就心理平衡了,认知就平衡了。这是人见贤不思齐的心理学解释。所以我们见贤容易,思齐却难。

见不贤者时,人们常幸灾乐祸,以道德标杆自诩,说三道四。不是见他人不足知自己不足,而是沾沾自喜,扮演吃瓜群众,为别人贡献流量而已。

所以说,我们懂得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我想说,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知道这种说法,并非懂得了道理在哪里,甚至是连真正的道理是什么也并不清楚,只是人云亦云,不知所以。

真正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要求我们不仅要看得见他人长处,还要认可长处,并根据自己的情况践行之。即创新来自于继承和发展。《他人的力量》一书就很好的阐述了这个道理。

03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 宪问》

我们有时看到一本书,或听到一个很好的讲座,第一个念头是这个得让谁听,他听了就会做出改变,这样我就好过了。而不是我要好好体会这本书或这门课程能带给我什么样的改变?我能有什么收获?

学的越多,越觉得别人怎么这么多毛病,这么多问题?便会变得挑剔,焦虑,甚至是越俎代庖。尤其是在面对教育孩子时,恨不得安排好孩子要走的路,美其名曰怕他吃苦受罪。

殊不知,这样不仅没有对孩子帮助,甚至会适得其反。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想要复印件不出错,首先要提高原件的质量,关注我们自身的成长,成为孩子的陪伴者和坚强后盾,而不是指挥者。孩子最重要的是培养其健康完整的人格,使其拥有思辨能力。我们看到《思辨和立场》这本书很好的印证了这个观点。

《论语》不仅是孔子及弟子言语对话的记录,他至今仍在指引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相关文章

  • 如何见贤思齐?

    01.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孔子好学,风趣,乐观,情商高,在他身边,人们能感受到快乐。 这是为什么...

  • 《论语新读》8:见贤思齐

    见贤思齐 见贤思齐,见多识广,择善而从,自省无疚。 【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1也。”0417【...

  • 秋韵

    诗原创/见贤思齐 诗原创/卢卢 图/见贤思齐提供 秋韵 诗/见贤思齐 骚客何愁坠叶声, 秋霜惊艳菊花城。 娇姿赢得...

  • 张浩刚书法

    见贤思齐

  • 中秋月

    原创/卢卢、见贤思齐 图:见贤思齐提供 中秋月(一) 文:见贤思齐 桂影中秋玉镜圆, 嫦娥孤独实堪怜。 只因不慎偷...

  • 分享9——见贤思齐,见不贤则自省

    《论语·里仁》中说:“见贤思齐.见贤思齐,见不贤则自省 《论语·里仁》中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

  • 见贤思齐

    见贤思齐 作者 中流击水 我渴望 和优秀的人在一起 又担心对方不睬不理 人家那么优秀 也希望与更优秀的人 拉近距离...

  • 见贤思齐

    懂教育的家长让人心生敬佩

  • 见贤思齐

    见贤思齐 文/丁茉莉 我有一个置顶的公众号,名字是蒋勋书友会。非常喜欢"会长"树洞先生的文字,感觉跟蒋勋老师的生活...

  • 见贤思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见贤思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xx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