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会分享集

读书会分享集

作者: d94d6f659704 | 来源:发表于2019-01-06 10:32 被阅读3次

    转发:

    29丨都是我的错:如何突破关系中的自责?

    流浪猫效应。

    我为我的生命负责,你为你的生命负责,绝不轻易越界。就像两个鸡蛋,都带着自己的壳,你再想跟别的鸡蛋亲近,也只能期望成为“一个篮子里的鸡蛋”,而不能期望成为“同一枚鸡蛋”。如果挨得太近,容易鸡飞蛋打。可是,有时候我们也需要承认自己的限度。不是我们的爱心不够,是我们的能力不够。边界就在那里,很客观,我们只能遵守。

    “都是我的错”的根源

    为什么我们要把明明不是我们自己的责任,扛到自己的肩上呢?原因就在于,我们宁可忍受这样的内疚和自责,也不想承认,在一段这么重要的关系中,我们居然是无能为力的。相比于内疚和自责,这种无力感更让人难以忍受。他们没有办法解决别人的矛盾,就把别人的矛盾,变成了自己的问题,来告诉自己,我是有办法的,只是我没做好而已。

    两种镜像思维的比较

    “都是你的错”,它的攻击是向外的,指向别人的,所产生的情绪是愤怒。而“都是我的错”,它的攻击是向内的,指向自己的,所产生的情绪是内疚、自责和抑郁。

    即使是最亲近的人,我们也需要承认,我们跟他是不同的人,有些困难,只能他自己去面对和解决,有些决定,只能他自己来做,无论他的决定在我们看来有多糟糕。因为说到底,每个人都只能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如果总是把关系的错误归为自己,经常觉得内疚和自责,哪怕明明在关系中,你也受了委屈,那我也想提醒你:这不是你的错。

    感悟:小时候经常以为他们吵架是我的错,他们没过好也是我的错。一直在内疚自责中错过了自己的人生,想想这些内疚自责也改变不了他们的生活,决定不了他们的选择。每个人也只能为自己负责。内疚,自责也是自己的情绪,需要自己处理好它。

    30丨关系的纠缠:亲密关系如何伤害人

    关系纠缠的两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所有的纠缠都包含了相互加强的循环。

    第二个特点,也许更加重要。是所有的纠缠,都有形式上的对称。

    我们忍受不了他们对我们失望,所以才会要求他们不要有对我们那样的期待。可是,一旦我们对他们有了要求,那我们就陷入了形式上的对称,我们的关系就会纠缠不清。这些关系的纠缠最初都是对彼此有很深的好感和很高的期待。慢慢的,这种好感和期待就变成了对对方的要求。

    从“我”的环节入手,打破纠缠

    有时候别人就不会按我们的想法行事,哪怕是我们最亲近的人。可我们真正害怕的是什么呢?也许不是内疚,也不是失望,而是情感上的远离。

    所有的纠缠,究其本质,就是既不愿承认对方跟我们有差异,也不愿就此放手。既不愿意承认我们满足不了对方的期待,也不愿意承认对方满足不了我们的期待,而把彼此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并因为改造失败而责怪对方不配合我们自己。

    摆脱纠缠带来的伤害

    不是给对方宽恕,而是给自己空间。让自己能够摆脱关系的纠缠,去发展你自己。也许,这就是所有纠缠最终的解决之道。

    总结:有时候我们期待的也许只是一句道歉,可是都过去那么长久了为什么还是放不下呢。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建立边界, “回到自我”.

    33丨通向新关系:关系是如何进化的?

    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自我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第二个阶段,是他人阶段。

    当人意识到,别人不是围绕着自己来运转的,就开始让自己去迁就别人运转。

    第三个阶段,独立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终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清楚什么是别人的课题,能够把自己和他人分开。

    独立意味着孤独

    一个独立的人,是在心理上真正断乳的人。

    孤独,也许正是人生的某种真相。说到底,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另一个人,也没有人能完全为另一个人的生活负责。

    拥有是人际关系中最大的幻觉。没有人能够拥有一个人,我们只是在各自的旅程相遇,彼此同行。

    独立不会加剧隔离

    反抗本身并不是分离,而且有可能会变成另一种形式的纠缠。什么是真正的分离?是我们了解了他们的期待和困难,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得承认,我们无能为力。

    重点不是反抗,而是不把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当做我们自己的困难和问题。

    总结:独立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一个真正独立的人她分得清哪些是自己的事,哪些是别人的事。我们只能做好自己的事,不再把别人的期待当成自己的期待。之前和朋友吵架总以为那是未她好,她虽然什么都没说,可我感觉到她并不开心。现在才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独立。

    34丨转折期:为什么逆境是人生的新机会?

    第一单元所理解的自我发展,是通过新行为创造新经验的过程。

    第二单元所理解的自我发展,是通过接触现实创造新思维的过程。

    第三单元所理解的自我发展,是通过分清你的和我的,来构建新关系的过程。

    在这一单元转折期,我们所理解的自我发展,是通过自我的打碎和重构,从旧阶段过渡到新阶段的过程。

    这个阶段的变化,常常孕育着新经验、新思维、新关系的产生,它是转变的综合,也常常伴随着更强烈的情绪波动,会持续更长的时间。它不是一种发展的量变,而是一种发展的质变。有人说,从旧阶段向新阶段过渡的过程,很像死亡和重生。就是我们自我中那些受限制的、老朽的部分,在转变中慢慢死去了,但是新的自我又在这种变动中生长起来了。

    转变的本质,不是外在的新旧更替,而是自我重构的过程。如果我们顺利地度过了这个阶段,完成了自我的重构,我们的心里会生出一些深沉的智慧、深度和复杂性,我们会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我们会理顺我们和自己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坚定而无所畏惧。

    总结:用自我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人生的逆境。脱去旧壳,长出新壳,伴随着痛苦和迷茫,这是自我发展需要经历的道路。凤凰涅槃,重新认识自己。珍视自己。

    35丨结束:如何与旧自我脱离?

    转变从结束开始

    就像装饰一所房子,你需要先把旧家具搬出去,才能把新家具搬进来。同样,你只有先结束,先放弃,才能为新的发展腾出空间。所以,转变是从结束开始的。

    我们对结束很多根深蒂固的误解。

    第一种误解,是人们很容易把结束当做是一种终结的形式,一种事物发展的最终结果。

    第二种误解,是人们容易把结束当做是一种应该排除的意外,觉得那不是事物正常发展的轨道。

    第三种误解,是把结束等同于错误。

    结束不是一种错误,而是我们顺应变化的一种形式。结束是以往这一段生活的终结,但不是生活本身的终结,它只是我们顺应变化的过程和必经之路。

    结束中最重要的事:脱离

    结束的脱离有三个含义:环境的脱离、身份的脱离和目标的脱离。

    你没法结束,因为你怕疼。而有时候,害怕结束,会让事情变得更加不可收拾,而你也会失去一些发展自我的机会。

    总结:一切过往,皆为序章。结束脱离了环境,身份,目标还有思想的结束。给自己增加一点仪式感。和过去的自己告别。

    36丨迷茫:如何孕育新自我?

    迷茫源于意义感的缺失

    人的意义感有两个重要来源,一个是目标感。

    意义感的另一个来源,是人际关系。

    当我们跟原来的关系、原先的身份、原来的目标脱离的时候,我们也暂时失去了产生意义感的土壤。旧的生活已经过去了,而新的生活还没有到来。

    你被留在一段很特别的意义感的真空里,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会去往哪里。

    迷茫中的三种典型心理

    ,它像是一个特别的容器,只不过这个容器不是空间,而是你一个特定的人生阶段。在这个容器里,你需要整理过去,孕育未来。

    第一种反应:人们试图回到过去。

    第二种反应:尽快结束迷茫,到达未来。

    第三种典型的心理反应:他们的精神生活,开始变得敏感起来。

    在迷茫期,看起来什么都没有发生,它却是重要的。在这段时期,旧的意义,在被慢慢清理掉,那些新的意义,正慢慢长出来。

    有无相生,如果说迷茫期是“无”的话,“无”里面有一种张力,蕴蓄着“有”。作为一段特殊的容器,这段迷茫期里,有过去自我的结束,也有未来自我诞生的种子。

    总结:里尔克说:“病就是一种方法,有机体用以从生疏的事物中解放出来;所以我们只须让它生病,使它有整个的病发作,因为这次是进步。 亲爱的卡普斯先生,现在你自身内有这么多事情发生,你要像一个病人似的忍耐,又要像一个康复者似的自信;你也许同时是这两个人。并且你还须是看护自己的医生。 但是在病中,常常有许多天,医生除了等候以外,什么事也不能做。这就是(当你是你的医生的时候)现在首先必须做的事。”

    里尔克的这段话说的是:病是有机体让自己康复的方式,就像迷茫是让我们重新清晰的方式。

    37丨重生:如何重建全新的自己?

    从个体的角度,心理学里有一个词,叫心理弹性,说的是我们从灾难和挫折中复原的能力。在我看来,心理弹性的核心,就是培养容纳变化的思维。

    重生的第一要素:偶然

    重生的过程就好像,原先你身上存在着很多个自我,其中某个最主要的自我,因为他自身的限制被剥离了,而另一个原来你觉得微不足道的自我,却成长了起来。

    重生的第二要素:另起炉灶

    重生需要一种容纳变化的能力,也需要我们把原先的经历放下的能力。有时候,只有承认损失,我们才能真正放下,重新开始。

    如果不放下原先的东西,你就看不到新的可能性的。放弃并不比坚持容易。它同样很需要勇气。

    重生的本质是心理结构的重组过程

    · 在结束阶段,我们从原先的环境、身份和目标中脱离;

    · 在迷茫阶段,我们会跟更深更广的精神领域建立起联系;

    · 而在重生的阶段,我们获得了一种新的目标,一种新的认知结构,一种新的意义感。

    那些我们人生中腐朽的东西,已经在变动中去掉了,而我们原先人生中有活力的部分,被保留了下来,并进一步扩大。

    我们有了新的身份、新的事业、新的自我,我们重新出发,变得更加灵活和坚韧,直到下一次转变的到来。

    总结:凤凰涅槃重生,脱胎换骨。一个全新的自己。

    【慕珂每日早安金句】

    秋水老师说,帮你实现财富增长的五个好习惯:

    1、树立正确的财富思维,钱不是省出来的,而是赚来的。会花才会赚。

    2、投资自己,不断培养新的技能,全方位提升自己的能力,努力转化成收入!

    3、每个月强迫自己存一笔钱,不当月光族。

    4、每天记账,每月检查收支情况,列出不必要的开支,以后避免。

    5、不要过度透支明天的钱,减少信用卡,减少透支,及时清理财单,维护好个人信用。

    【五点钟俱乐部第223天】

    运动是提升精力的有力武器。每周至少运动三次,能量就会显著提升,思想更积极,专注的时间更久,人变得更乐观。几乎所有想成大事的人都有定期锻炼的习惯。

    每天早晨步行10分钟。任何人都可以走10分钟。每天10分钟的运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肺部能获得更多氧气,加速人体新陈代谢,整个身体(以及大脑)也会因此得以改善~《成功的要素》

    简单:如果要借钱给亲戚的话,你就做好这个钱要不回来了的打算,这样的底线你可不可以?如果可以就借,如果不可以就别借。

    当然,如果碰到有重大疾病的这种事情,肯定是能帮则帮,至少我们要问心无愧。

    但还是同上,做好拿不回来的准备,如果这个钱要回来的时候,也不要心怀怨恨。不过一般在这个情况下来借钱的人,都是逼不得已的,所以能帮则帮!

    1、购买《魔力》http://product.dangdang.com/24191010.html 

    2、准备一块小石头。(不用特别大,可以握在手心里即可)

    1月4号开始践行时,正式要用哈[愉快]

    书买来了,先不看啊,28天践行,一天看一章

    在做每一件事时,都要传递给别人你在不断进步的印象。这样,所有与你交往的人都能感觉到你是一个不断进取的人,也是一个能够推动他们不断进步的人。——《失落的致富经典》

    把自己经营成一道光,让靠近你的都感受到温暖,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

    【慕珂每日早安金句】

    倾听比说话能让我们学到更多,事实上,很多问题无法解决的症结是我们总是自认有理,而忽略别人的观点。——《最困难的问题,总有最简单的答案》

    听时能听出话外之音,说时能说到对方的心坎里去的人,一定是一个非常受人欢迎的人[呲牙]

    《时间投资法》一书中写到:“我们的人生设计应该是,尽量做自己擅长的事,把赚来的钱请别人做自己不擅长的事。”

    简直太对了,目前正慢慢开启这样的人生轨迹~2019年,希望我能帮助更多的人,发现Ta们的优势,找到Ta们的长板!

    新的一年,各位亲爱的朋友们,祝你们平安、健康、喜乐

    “所有事到最后都会是好事。如果还不是,那它还没到最后”,感谢罗振宇为我们带来知识增量,对关社会发展和个人命运有了更深的思考,与高手共行,做一个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40丨转折期选择:依据经济模型,还是心理模型?

    选择就是成就自我的第一步,你就是在用自己的选择,把自己塑造成那个想成为的自己。

    经济选择or心理选择:两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要想清楚我们究竟做的是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

    一种思路,是把它当做一个经济选择。我们用经济学的模式来思考该怎么选择。

    另一种思路,我姑且称之为“心理选择”。在这种选择模型里,我们不再问将来可能的结果是什么,而是回到现在的选择本身。

    选择真正的含义,是要用承担选择的后果来体现的。

    环境or自我创造?

    选择的第二个原则:从自我创造的角度去思考选择,而不是从环境的可能性去思考选择。

    外在的环境是决定选择最重要的因素。当我们把选择的权力交给环境时,我们就没有在做心理的选择。这时候,你很容易被一种无力感淹没。选择需要我们回归内心。

    自我的形成不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决定选择的力量是他对自己未来的构想,是他想成为的自己,让他做出这样的选择

    总结:尼采说:人一旦知道了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生命的意义,是成为你自己。1. 选择,是由内而外的自我发展需求。2.选择是对结果负责3. 选择,是自我成长创造的开始。

    39丨关系转变:如何处理关系中的失去?

    关系的转变。

    结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死亡:自我是以关系为载体的,所以,当我们结束一段关系的时候,我们不仅失去了关系中的他,也失去了关系中的那个自我。

    抗拒结束的三种方式

    第一种拒绝结束的方式,是对挽回的幻想。

    第二种拒绝结束的形式,是把对方和关系理想化。

    如果你正结束一段关系,你也可以提醒自己:你所失去的,并不是一段完美的关系,无论你把它想得多美好,它都不是。

    第三种拒绝结束的形式,是让自己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

    如何接受结束?

    心理学家库伯勒·罗斯(Kübler-Ross model):接受分手这类关系的结束有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否定。我们不相信关系真的会结束,还以为只是跟过去一样吵架而已。

    第二个阶段,是愤怒。觉得自己被欺骗、被抛弃了,哀叹为什么是我们遇到这样的事。我们会不停地指责对方,就好像对方不仅没有永久地离开,还会回来接受我们的指责一样。

    第三个阶段,是讨价还价。想着也许对方会改变,也许我们可以等待,也许我们还有机会在一起。

    第四个阶段,是抑郁。这就是我们在前面所讲的迷茫期。

    第五个阶段,我们的心才会慢慢重归平静。

    该怎么接受结束呢?

    去承认损失、去哀悼、去迷茫、去失声痛哭,然后去固执地相信,会有新的未来从生活中长起来,哪怕我们现在还看不到这个未来。

    38丨职业转变:如何应对工作变动和职业转型?

    工作的转变。

    真实的自我存在吗?

    职业转型绝不是找一个能赚更多钱,有更大职业发展的工作那么简单。每一个职业背后,都有一个自我。

    在你做出选择之前,根本没有所谓“真实的自我”。所谓“真实的自我”,是在你寻找和选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选择一个“可能的自我”

    黑兹尔·马库斯(Hazel Markus):与所谓的真实自我不同,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很多可能的自我。

    念头的成长需要尝试

    第一个原因,是这个可能的自我是符合你的价值观的。也就是说,它对你有某种特别的吸引力。你对它有某种特别的亲近感。

    第二个原因,是你需要去尝试它,它只有在实践中,才会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如果没有尝试,这个可能的自我就不会有发展。

    职业转型是一个试错过程,中间有很多的反复和纠结。

    在过渡期,旧有的自我和新的自我还在不断地此消彼长,你会一直处于撕裂的、焦虑的状态,直到某个契机告诉你,你不能再逃避你的选择了。这时候,真正的转变来临了。

    如果不去响应内心的召唤,在你厌倦却不得不去上班的那一刻,在你半夜醒来的那一刻,在你偶尔失神的那一刻,你就会意识到,自己因为没有接受人生的挑战,而失去了一些重要的东西。

    我们在职业的转型中,兜兜转转吃这么多苦,最终想要的,也就是这样一种踏实的感觉。因为我们知道,这个踏实的感觉里,有我们真正想要成为的自己。

    总结:在“无问西东”里有句话说“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你的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什么是真实。

    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会分享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aj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