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许多东西都不是说得出来的。
沟通这件事,描述是一方面,接收信息的人能接收多少,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又是另一回事。
有的时候,前面说得太多了,并没有什么效果,后面便再没有一句话了。为啥呢?累了。
有的时候话又很多,滔滔不绝的,那是觉得前面说得太少。
要用一句话就能点明的人,是聪明人,是同类人。
要用很多很多话才能明白一点的人,不一定是一路人。
要用很多很多话仍不能理解的,一定不是一路人。
一
有次工作中遇到难事,忿忿不平去找领导抱怨。
上下级之间的博弈,向来不带着什么真情。
领导说,有什么困难,说出来我听听。
乍一看,领导很关心你,对不对。
仔细想想,他这话有着几点深意:
第一,我并未觉得你有什么困难啊,我的安排哪不合理?
第二,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只要你说呗。
这是个坑啊,请君入瓮,在这场博弈中,领导赢了,他既有一个好看的姿态,又把你的诉求打在了棉花桩上。
是的,他根本就不认为你有困难,他也压根就不想听你说的这些。
他若是知道你难,必不会再问你了。
世上这人与人的关系。
复杂的很。
二
《找到你》这部电影里,马伊琍扮演的保姆差点拐走了雇主律师姚晨的孩子。
在多线人生倒叙进行的过程中,姚晨一边追寻自己的孩子的下落,一边慢慢的去靠近保姆这个人的人生。
保姆自己的孩子深患重病,没有钱医治,被赶了出来,正好把病床让给了律师和医生的孩子。
阶级的差距,竟然是生与死的差别。
保姆去律师家看孩子,本一心报复,可是作为一个母亲的良知,她最终拐走了孩子。
多线叙述让其中很多细节显得有些乱。
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律师最后哭着对保姆说:“对不起,孙芳,我不知道,你当时那么难。”
保姆为什么不说呢?
有些话,说不出口是因为真的很难,能轻易说出口的,未必那么难。
有些事,是体会的,律师如果真的关心她,早就看出端倪,或许那及时的援助之手,可以救一个小生命,说与不说,也不是一念之间。
事情总是这样阴差阳错,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一环扣一环。
三
周星驰的电影里,有一个搞笑的阿婆,常常抢戏,在《西游降魔篇》里她又扮那个“肾虚”公子(罗志祥)的撒花“童女”。
据悉是公子雇来的,总是笨手笨脚。
气得他口吐白沫,然后阿婆就说好几遍那个经典的台词“怎么不早说?”.....“为什么不早说?”....
公子一口老血,差点没和比武就气绝身亡。
所以说啊,那句为什么不说,怎么不早说里,有着大大的不理解。
有人说,话不投机半句多。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至于酒逢知己千杯少,那就是可遇不可求了。
四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终日跟人念叨她的悲伤往事。
她可怜的人生,有一半尽是别人不懂她的痛苦。
那听了一遍又一遍的痛苦。
轻易不说苦。
这也不是个办法。
毕竟人还是感情丰富的动物。
有着各种各样的情感需求。
看了《情商》就觉得,情商这不单单是说一个人圆滑会说话。
是一种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和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我们都应该学会这一点。
可是与人相处,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也很重要。
不然是不是太伤人了呢。
最近流行一个词叫钝感力,是渡边淳一的一本书。
钝感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渡边淳一
钝感力的五项铁律:
1.迅速忘却不快之事。
2.认定目标,即使失败仍要继续挑战。
3.坦然面对流言蜚语。
4.对嫉妒讽刺常怀感谢之心。
5.面对表扬,不得寸进尺,不得意忘形。
这是一部针对女人讲的书,可是好像男人更有钝感力。
男人的钝感挫伤了女人的柔情。
关心关心,这个问题有什么好问的。
女人啊,以后要少说自己的痛苦。
为什么要让自己处于那种境地呢?
有一个姑娘,她小时候,小姨给她剪头发,剪到了耳朵,流了血,小姨看到了血,生气地问她怎么不说呢。
人人都说她反应慢,她总是受了伤,疼得不行自己才感受得到。
长大当了妈妈,在分娩的时候,一声都没有喊过。
忍耐成了一种习惯,忍到忍不了的时候,才知道难过。
希望有人能看到她的不容易,总是落空。
原来这世上的救世主还是自己。
原来所有人都会用不同的方式告诉你,每一个人对你的好都是偶然的,不是必然的。
她总希望自己的哭泣是最后一次。
可永远有下一次。
也不怪谁,只觉得老天爱开玩笑。
还是自己不够好。
姑娘们,再也不要与人诉苦,懂得你的苦的人自会体谅你。
关键是说那么多,真的没有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