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活在三亚的人来说,其实找到这么一个雨后的早晨去三亚湾有难度。
太大雨,没人去;雨太小,没感觉,能够刚刚好,这本身就需要一种机缘,何况,当你生活在这里的时候,可能就不太会去三亚湾转悠,大部分情况下,琐事缠身,几乎很难会遇到合适的时间。
雨后的三亚湾,早晨的空气特别清新透彻,放晴以后,蔚蓝的天空中飘者几朵白云,碧海与蓝天相印,海天相连。几叶小舟飘荡在海中,偶尔也有船只停泊在沙滩上,显得孤傲而独特。
海风轻轻的吹,海浪,海浪拍打着沙滩,溅起一层层白色的浪花。细细的沙滩上显得很清静,原本游人的天下,太早没人出来,刚好,早来的老人在散步,母亲带着孩子玩沙,而我在观赏眼前一切风景。
喜欢三亚湾,从很早开始,虽然这里的沙滩并不好,曾经污染也比较严重,随着被治理以后,似乎更接近于生活化,也成为很多老人们相聚的重要场所。
有人说不喜欢,有人说老人们霸占了资源,其实每个人都会老去,既然如此,何必较真呢?
此时的三亚湾让我想起了很多年以后走过的一些三亚淳朴的渔村,人们早出晚归,夜晚回来的时候,船上无论多少,都有一些新鲜的鱼,然后可以一起“打边炉”,就用清水去煮,也是做的香甜可口,真正的和渔村相结合的那种感觉,还是很有味道的。
如今在三亚早已经是多元化的时代了,每年上百万的游人来此,大家口味各自不同,大部分人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本地清淡的海鲜做法,于是便有了海鲜加工这个知名度远远超过很多三亚景区的美食吃法。
第一市场是早期重要的一个海鲜加工汇聚地,这里大大小小的海鲜种类丰富,加工店面也多样化,其中四川毛哥海鲜加工以川味为主,代表了一部分游人钟爱的口味。
其实,如果不是看到三亚湾的全貌,仅仅看到眼前这些,真的以为走进了三亚的渔村,而如今却难以寻觅真正三亚渔村的老面貌,时代和时间都在改变,不断的改变着人们的习惯,生活和我们所看到的一切。
在太阳还完全没有升起的时候,椰梦长廊上,绿化带多姿多彩的火凤凰,兰花等等,和椰子树交相辉映,水滴在枝叶尽头挂起,仿佛珍珠一般。
三亚的阳光明媚,有时候会伤害了这般美景,就像渔夫打渔,出海,带回来的花花绿绿的鱼儿,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大自然的循环其实是正常的,而我们能做的,就是遵循规律。
十八公里长的三亚湾,早已不是曾经的小渔村,每当晚上灯火辉煌,霓红灯映称着高大的建筑物,豪华之余,增添了无数人间烟火的味道。美味之于三亚,有时候,像海风,有时候又像炊烟,喋喋不休在人们的日常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