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罗辑思维《你是巨婴吗?》文章摘录

罗辑思维《你是巨婴吗?》文章摘录

作者: onlooker陈 | 来源:发表于2016-12-20 17:25 被阅读1273次

家庭的定海神针应该是夫妻关系。正好这一点上,中国很多家庭做得不好。很多人其实从小就没有学会怎样去爱,所以两个人结婚之后关系变成了共生关系,而且产生“共生绞杀”。妻子希望把丈夫拉回到家庭,但是丈夫因为不会爱,又要躲避这种拉扯的关系,所以找各种借口,什么我工作忙啊,我养家不容易啊,就要脱离出这个家庭。一旦生了孩子以后,马上就会出现一个更加恶化的局面,就是妻子既然拉不回丈夫,于是把所有共生的纽带绑到孩子身上。中国很多家庭生完孩子之后,家庭的关系就变了。孩子变成这个家庭的核心。孩子和母亲的关系成为这个家庭的关系核心。而丈夫马上在家中就找不到存在感。中国的三口之家很容易出现这样的排序,就是孩子是老大,妈妈老二,丈夫老三,在家里地位最低。但是作为丈夫,他又觉得这个关系很好。本来我就想逃离家庭,正好利用这个时机,就把孩子推给妻子,自己更加脱离出家庭。这种孩子一旦长大后你会发现,在中国的家庭中,公公这个角色好像就不存在,你看很多家庭伦理剧,往往在里面,无论是好婆婆还是坏婆婆,总是婆婆的表演戏份比较大,而公公好像在这个家庭中是消失的,也没有什么发言权,这就是男人的一生。而女人的一生,就是我要绑紧这个孩子,我要培养这个孩子,等孩子长大了,这个孩子他也没有见过什么是爱,什么是正常的夫妻关系,所以在中国的女孩和男孩当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叫“爱无能”。在中国,罗辑思维最火的节目叫“如何追女孩”,因为很多男孩不会追女孩。中国很多男孩就是不会,这样的男孩长大结婚,他从小就没有见过什么是正常的夫妻之爱,他从小看到的都是父母感情淡漠,经常吵架和冷战,所以这种爱无能又传递到下一代,这就是恶性循环。我们身边见过大量的这种中国家庭,用三个词就可以概括:一个极度焦虑的母亲,一个缺席的丈夫,在加上一个有问题的孩子。那对于这个母亲来说,这一生她最大的隐痛就是我的丈夫这个男人,她对不住我。很多女人生完孩子和闺蜜去抱怨的时候就会说,我们家最没用的就是我老公。随着年岁渐长,女人对于丈夫的这个怨气就会越积越深,你说中国家庭,尤其是老年家庭,老太太天天骂老头子的情况,是不是经常出现。那对于丈夫来说,这一生他最大的隐痛就是我为这个家庭已经贡献了一切,什么钱都给你们了,你们能不能让我清净一会儿呢?所以精神分析学派发现,中国的很多老头退休之后,听觉和视觉迅速衰竭,因为心里暗示,你别再唠叨了,我听不见也看不见。对于孩子来讲,一方面他摆脱不了这个共生关系,一方面又想脱出这个牢笼。现实中脱离不出去,于是沉迷于互联网和游戏。所以中国家庭的很多问题,在这个关系模式和链条中,你都可以找到原因。

如何打破这个牢笼,罗胖举了自己的很多例子。比如买画册,陪伴孩子。他说做这些事就想让老婆知道,他在参与这个家庭的建设。我们之间的相爱,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这个链条在我们这代就把它打破。

这个共生关系导致,中国家庭中人与人的边界是分不清楚的。中国家庭的糨糊逻辑:我的事就是你的事;我就等于我们,你就等于你们;我们之间是不能有边界的,完全没有秘密;时间也没有边界,吵架把陈年旧账全部翻出来,就为了说一句:你对不起我。这样的家庭就会出现“共生绞杀”。这就导致很多成人是巨婴,因为没办法摆脱共生关系。中国家庭有个现象叫“唠叨”,什么是唠叨?唠叨不是话多,而是超越边界的控制性咒语。

这种巨婴的社会心理,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后果。第一个后果就是社会的戾气很重,也就是极端化的表达,说白了就是偏执分裂,表达方式是污言秽语。第二个是社会后果,比如还无必要的社会纷争。第三个后果叫卓越强迫症,在巨婴的世界里,这个世界是完全美好,毫无瑕疵的,因为这是个想象出来的世界。

具体治疗的方式大概是四种:

第一种就是爱,我们中国式父母经常说我对你好,这不叫爱,那叫摆布和控制。爱是什么?正好是它的反面,叫理解和接纳。

第二种方法,是用理智上认知自由主义,来治疗我们那个病态共生的集体主义,通过读书,读文章,比如:连岳,雾满拦江,和菜头和李笑来。

第三种防范,叫觉知。我们作为一个巨婴,当别人不符合我们的想象怒气蒸腾的时候,稍微慢一点再去说话,1234567,我不生气,我不生气。

最后一种也是最最重要的治疗方案,就是行动。一个巨婴他最恐怖的牢笼是永远在自己的脑子当中生活。一旦开始行动,这种行动包括各种层次的,有可能是做一顿饭,有可能是创建一家伟大的公司。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只要踏出一步开始行动,马上就脱离了那个想象中的世界。因为你不断的要面临犯错,面临纠正,面临要和他人的协作,面对要说服他人,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一步一步往前走,你就把自己身体里的那个巨婴抛在自己身后。

相关文章

  • 罗辑思维《你是巨婴吗?》文章摘录

    家庭的定海神针应该是夫妻关系。正好这一点上,中国很多家庭做得不好。很多人其实从小就没有学会怎样去爱,所以两个人结婚...

  • 161204-笔记 | 你是巨婴吗?

    本篇为罗辑思维视频节目第198期「你是巨婴吗?」的视频笔记我的所有的罗辑思维视频节目笔记可查看我的文集「罗辑思维」...

  • 你有多少巨婴成分

    罗辑思维视频第198期《你是巨婴吗?》,让我了解巨婴的世界,内容来自武志红的新著《巨婴国》,认为中国是一个巨婴的国...

  • 【CQ-008】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

    本文作者:@长庆学长 | 读书,写作,做时间的朋友 今天的笔记和思考来自第198期《罗辑思维》节目:你是巨婴吗? ...

  • 一个巨婴的成长

    昨天听了罗辑思维的《你是巨婴吗》(音频地址)。感触非常深。其实我们每个人我自己或多或少的,在某些时候都表现出一些巨...

  • 《巨婴国》|我不相信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最近,《巨婴国》这本书火了。 罗辑思维198期《你是巨婴》推介了这本书,火了。接着是下架和四处无法买到,朋友圈里刷...

  • 罗辑思维 |《你是巨婴吗?》思维导图

    巨婴,不是说这个人心态幼稚,而是说他的心理结构和反应模式停留在婴儿期,而且是早期,就是零到六个月的口欲期。

  • 读《巨婴国》有感

    之前在罗辑思维里的一期节目了,听罗胖介绍了武志红老师的这本新书《巨婴国》,被里面提出的「巨婴」概念震撼到了。从此这...

  • 我对武志红的认识过程

    我了解到武志红老师,是《罗辑思维》节目,有一期节目叫《巨婴国》。 不久之后,该节目就被下架了。《巨婴国》这本书上市...

  • 罗辑思维-巨婴国

    听节目之前刚看到这个标题时,想到的是波兹曼的《童年消逝》,它提出随着电视等媒体的盛行,成年人和孩子的界限消失,孩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罗辑思维《你是巨婴吗?》文章摘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hf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