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就像一位带着神密面纱的女人,搔首弄姿的站在你的面前。你可以想象她拥有左小青般的气质,也可以想象她拥有范冰冰般的脸蛋,可以想象似董洁般的冰清玉洁,也可以像董卿般优雅,这就是历史最迷人的地方。
你可以想象通过任何一种方式解开的她的衣扣,直到你看到美丽而洁白的酮体,这就是你想要的美好。历史也是一样,最有魅力的地方,你可以通过多角度去思考,去寻找那个最真实的答案。
读历史可以全面提升我们的思维,改变思维的局限性,可以让我们拥有全角度的思维模式,不会被单一现象所蒙蔽,这就是历史最大的价值。
公元前539年,晋国正卿郤克(也称卻献子,卻读que)领军讨伐齐国,在靡笄(mi ji)山下大败齐军,这场战争史称靡笄之役。
当时军中司马是韩献子,战役中韩献子打算杀一个人,主帅卻克知道这个消息后,立马驾车前去救这个人。卻克赶到后,韩献子已经把这个人给杀了,卻克于是就说:“为什么不把这个人的尸体巡行示众呢?”
不明所以的仆人问卻克:“您之前不是打算救这个人么?为何这么做呢?”卻克说:“我怎敢不为韩献子分担非议呢?”
卻克为什么要改变主意呢?动机在哪呢?一卻克能够立马去救这个人,不能肯定这个人是不是卻克的亲信,至少这个人对卻克一定是有价值的。发现这个人死了,他已经对自己没有任何价值了,没有必要为了一个没价值的死人得罪了韩献子。为了一个死人得罪了韩献子是完全划不来的买卖,所以就改变主意了。
二卻克真的是为了给韩献子分担非议么?他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想要在领导的位置上做的稳就必须把恩威都握在自己手里,缺一不可,否则就会被他人夺取。卻克这么做的原因就是为了把“威”握在自己手里,士卒才会听命于自己,因此卻克根本不是为了分担韩献子的非议,而是为了自己。
三假设这个人真的有罪,杀了他就会提高自己在士卒中的威望,自古以来通过杀亲来树立自己案例并不少。韩献子杀了这个有罪的人,如何把这种威望转移到自己身上呢?卻克就让韩献子把这个人的尸体拉着去巡视三军,好让大家认为这是主帅卻克的主意。
四这行为其实也在向韩献子示好,按照一般通理来说,一个司马杀了主帅想救的人,主帅能不发怒么?能被主帅相救的人不是亲信就是有价值的人,你这不是挑战主帅权威么?卻克没有这么做,唯一的解释就是在向韩献子示好。在我看来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韩献子也有可能通过杀这个人来试探卻克对自己的态度,来试探卻克的心思。
这个人死的真是悲催,其实要怪就怪自己实力不够强,或者价值不够大,不然也不会被杀,都不值得卻克表示一下惋惜。
这个世界自己强大才是真理,唯有自己才可以靠得住,自己的价值决定一切,唯有自强,否则一直是牺牲品。当然文章纯属个人之言,仅供参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