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人力资源这个工作,有很多人是通过企业单位里的人事部,人事行政部等接触,也有些人是通过看《杜拉拉升职记》大概知道是个什么职位。无论是从什么渠道上,大家对人事这个岗位基本的认识就是,行政后勤,招人,裁人,考勤薪资。或者在公司里不知道找谁处理问题的时候,就找人事吧。
以前最开始国企有人事部,基本上是管人员档案的吧,那时候我估计也没什么人招,也没什么裁员的。所以人事部就很清闲,每个月算算考勤,算算薪资。因为看起来很闲,基本行政人事就一家了,还得管管水电费,房租茶水什么的。就定位后勤,听起来好像坐办公室高大上,舒服得很,因为那时候多数是工厂企业。忘了,还有重要功能就是工会,只要员工不闹事,人事部的人过得就舒服。
“大管家”在大家的心底都习惯了,做得好的,关心谁家娃生了,定期财米油盐送上门。后来很多国企改革了,像“专业化“发展,部门分工细化,再加上改革开放后,国外很多管理思想流进来,同时外企的来临,给不少民营企业有一定的效仿学习。开始渐渐知道“人力资源”这个词语,理解人力资源就该做专业的事情,那时候经济发展很快,很多企业都需要招人,转型还涉及裁员问题,然后人力资源就担起重担了。这不,行政的事情就忙不过来啦,就单独成立了行政部。可能对于小企业来说,还没什么变化,人少事少,分那么清没意义,小企业不重点展开,因为小企业谈不上人力资源。随着企业发展渐渐发展起来,开始明白人力资源这个职业还真有点专业性,当然啦,关键是国企转型了,外企来了,政策好了,干活得需要人才啊,六大模块,看起来一个人可以全部都懂都可以做,但实际还是要分分工,做招聘的嘛,专心做好招聘,做薪资就专心做好薪资。这样术业有专攻多好。可能有些企业觉得工作量不够饱和或者相似度较高,经常会一人专做两模块,例如招聘培训专员,薪酬绩效专员等。
其实人力资源这个职业在改革开放后,变化倒是挺快的,作为后勤部门,能改名换代,不管怎样,在后勤的地位中提升速度很快。一家企业,关键要有“财”,“财”这个字,有一半就是“才”,关于有人才有财,还是有财才有人,这个问题,很明显,我也是主张,有人才有财,不然“财”这个字是怎么来的。当然啦,主要还是这世界还是“活的”主宰的。
近几年,人力资源的人也不太“安分”了,想着做了后勤那么久,每天拿着白菜的钱,操着白粉的心。不觉得是吗?招人,看起来很简单,但找个合适的人有多难,看《猎场》就知道啦,夸张啦?至少招高端的人才就是那么难啊,不然怎么招聘招着招着去做猎头啦。然后就有猎头行业啦,有一半做着侦探,有一半做着销售推广。随便招人嘛,业务觉得是个人能干活就好的年代过了,来了不合适,还得炒。万一遇到个不讲理的,拿菜刀恐吓怎么办?所以挑人要有要求。好吧,讲讲你要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要这样的人。巴拉巴拉,提要求,谁都喜欢。行,市场找了一圈,没这种人啊,好辛苦找到一个,薪资比业务老大还高。打回,重做。心塞一百回。再沟通,再找人,再谈薪资。好啦终于找到人啦。操心不?
所以人力资源的人觉得这样效率太低啦,每天被人牵着鼻子走。所以决定往前线走,了解清楚你们业务到底在做什么,找人的时候就很清晰了。有人问,这不是岗位说明书的时候做的吗?是啊,但岗位说明书是死的啊。现在社会发展快到业务变化得多快。特别就是互联网企业,所以就有HRBP了。也是外国来的洋货词语。就是业务合作伙伴。估计现在还有很多企业人员都没听过。有空再写写下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