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你的孩子只有三、四岁,有一天,你发现,他在跟几个比他大一岁半岁的孩子玩时,满脑袋都是沙子。原来,这满头的沙子是那些大孩子倒的。
看到和听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感受?会怎么说、怎么做?
你可能会冲过去,质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或者很生气地让孩子告诉对方:我不喜欢你们这么做。不同意你们这对我!
也可能会把自己孩子骂一顿,带着他离开;
甚至会跟那些大孩子的家长吵一架;
或者没有这么激烈,也可能感受很受伤,强忍住不舒服扒拉掉孩子头上的沙子,让他继续玩……
我想,大多数家长不外乎是以上这几种反应。我也如此。
2
直到今天听到了马学红老师的课。
马老师是李跃儿巴学园的老师,距离上次听她的课已经过去至少六七年了!
她是我的女神。
上面这个例子,正是马老师遇到的一个真实案例。
案例中,男孩刚刚三岁两个月,妈妈带着孩子去和其他孩子扎堆玩。
巴学园很鼓励孩子们扎堆,因为在三四岁这个阶段,正好是友谊和物质关系发展的两个关键期。
结果那天,她刚和别的妈妈坐在一起不久,就发现儿子被别的大一点儿孩子往头上倒了沙子,他们拿他当玩具;不仅别人倒,他自己也往自己头上倒。
她感觉很受刺激,觉得这些大孩子怎么会欺负她的儿子呢?
马老师说:我们要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儿童之间的游戏。如果我们心态不积极,就会在大多数时候将游戏视为自己的孩子被欺负,受到伤害。
但真正的伤害只有两种,一种是物理,一种是精神——一定会出现一些反应,不喜欢游戏,逃离游戏,或者是面部表情发呆,或者哇哇大哭不愿意玩。
如果不是如此。那说明,别的孩子只是正常地把你的孩子当成了玩具——这是这个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所决定的。他们全人格全然地活在当下,把别人当玩具很正常,没有半点欺负的心理。
如果真出了这种情况,妈妈可以把孩子叫过来,温和地问他:“我看到你头上有这么多沙子?这是怎么回事呢?看来今天我们要洗个香香澡了。”
如果这时候孩子理解的这件事是消极的,妈妈一定要给孩子注入积极的理念。否则会让孩子特别关注哪些事情会让他受伤,从而让他逐渐形成了受害者心理,从而让他不再敢跟其他孩子玩。他会习惯性把人往坏处想。抑郁性的人格就会逐渐形成。
妈妈接下来的话很关键:“哦,看起来他们很喜欢你,只不过他们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喜欢你,会让你更加舒服,不如我们告诉哥哥姐姐,你们可以这样跟我我玩:哥哥姐姐,很想跟你们一起玩,但你们把沙子弄到我的头上,这样使我很不舒服,我们可以玩点儿其他的。”
如此,妈妈便把最高情商的沟通方式交给了孩子。这样既保护了自己,又不会伤害他人,让他们更愿意跟你玩。
最后,马老师说,如果才能养出一个高情商的孩子,那就请你积极地看待人生,积极地看待孩子们之间的游戏。
3
我曾经以为,高情商的沟通只是一种技巧。马老师的话让我明白:
高情商其实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人格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