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看知乎的时候,无意间翻到了知乎2020年最受欢迎的图书榜,榜上第1名就是九边所著的《向上生长》这本书。
昨天晚上找到了这本书的电子版,通过对目录的浏览,这本书分了这么6个部分。
第1个部分是讲个人成长——学习方面。
第2个部分是讲财富方面的,怎么跨越财富的圈层。
第3个部分是认知突围,怎么让自己的认知变得更多,更强。
第4个部分是讲心态,积极心态对我们的好处。
第5个部分是讲选择,怎么选择成为一个自己想成为的人。
第6个部分讲的是趋势,大势所趋,顺势而为,通过势来放大自己的收益。
今天一大早就读完了第1章节。以下是我对第1章节的一些个人理解。
最开始讲的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其实就是熵增定律——如果一个组织没有外界的任何干预,那么最终结果就会变成热寂,最后趋于平静,成为一片混沌。
就像一根柴火一样,不停的燃烧,如果不给加柴,那么最终结果就是燃尽,归零成为灰烬。
一个组织想要发展,人想要成长,那必定需要进行熵减——用不断的输入来抵消熵减。
不断的输入,代表着要不断的学习。
很多人就会讲,让我每天都学习,哪有这么多时间?一天到晚工作都忙死了,回到家里就只想躺在那儿刷刷抖音打打游戏,放松放松。
我倒是被其中介绍的一个小方法给吸引住了。其实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定个很简单的目标。
最开始的目标就是每天就花个几分钟看一个单词,或者去看一页书。从简单的目标上着手,习惯了以后,再慢慢的加码。
再借用习惯的力量,在自己习惯的事情上再叠加一个小学习。久而久之,后面的学习也会成为你的习惯。
比如说,每天的目标可以定为:当吃完晚饭的时候,我就要打开书读一页。后面习惯了,其实只需要坐在那把书打开,自然就开始读书了。
估计很多人会问,书读完了就忘了,那么怎么办?
知识最重要是实际应用,而不是看懂了。怎么会能把知识点去应用呢?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当学到一个知识点的时候的,能够把它复述出来,讲给旁边的人听。他听懂了,你也融会贯通了。
或者就像我这样,读完就做一个分享,把自己看到的知识点和自己之前学到的知识贯通起来,分享出来。
关于积累,精进和进阶,其实文章中有几句引用的话,我也觉得写的非常好:
所有我们以为的质量问题,大多本质是数量问题。
数量就是最重要的质量。大部分质量问题从微观上看就是某个地方数量不够。
最大的误区是明明是数量不够的问题,因为错误的以为瓶颈在于质量,幻想在不增加数量的前提下,用某种奇技淫巧偷工减料达到目的。
套用我最近学到的AI知识,样本与模型的关系。样本数量不够,就没有办法训练出好的模型(泛化差)。样本数量充足了之后,才能找到合适的规律,训练出好的智能模型(泛化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