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了刘可钦校长的书《教育其实很美》,这是在得到每天打卡电子书阅读以来,坚持读完的第一本教育类的著作。累计阅读时长为11小时41分钟,笔记划线处达59处。有几次在上、下班通勤路上,启用了AI语音朗读功能,选择罗胖的声音,虽然某些地方断句和生硬,导致听上去怪怪的,但整体感觉良好。
我们往往会感动于学生的率真和童趣带来的惊喜,但却无法容忍学生的反复,甚至会失去做教育者应有的耐心。我们往往会为那些聪明的、守规矩的、“优秀的”学生自豪不已,但却无法从容面对那些木讷的、内向的、“不听话”的学生,有时甚至会抱怨:“我们班上,要是没有×××,那该多好啊!”
我们也往往在羡慕那些好教师、好学生中,而忘记了我们自己应该成为“好教师”,我们自己也有培育“好学生”的责任。我们没有明白,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时“迟钝”、“偏离”、“反复”、“不听话”,像“聪明”、“专注”、“一贯”、“懂事”等一样,都是正常的。恰恰是它们的并存,才构成了丰富的教育过程,使人们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教育方法。只有认识到这些,我们才会创作出一幅成长的教育山水画卷。
作者写在自序中的这段话,戳中了自己的痛点,感觉说的就是自己的心理,可就是做不到。这就好比意识觉醒了,自身行动却跟不上,苦恼、纠结、懊悔等各种情绪交织缠绕在一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