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朵
追完杨紫的《长相思》后,没有抱期待的看了古装励志剧《灼灼风流》,意外发现还值得一看。
这部由景甜和冯绍峰主演的剧,改编自随遇而安所著小说《曾风流》。
它讲的是江南首富家的庶女,从小一心只读圣贤书考科举,途中意外结识查冤案的王爷后,与之结盟同行的事。
其中,剧中还有不少让人清醒的经典台词,值得让生活中的我们学习一二。
1.女儿家不好好读书,可是要嫁人的,这女人一旦嫁了人,那这辈子可就完了。
这话虽然有点出戏,充满现代梗的戏娱却也值得人深思。
剧中景甜饰演的慕灼华逃婚去赶考,正是因为有规定表示女子一旦结婚就不可以再去考试,考上做官后也不可再成亲。
所以,那个时代的女子,除了读书就只剩下嫁人这条路了。
对于一心只想走仕途的她来说,嫁人才是一件可怕的事。
她一旦嫁人就意味着再也不可能去追求自己的前程,每天只能宅在家中,围着家人转悠,庸庸碌碌的过完一生。
虽然,剧中的话有些绝对,但同样适用于我们。
如今很多女子的出路不少,可还是有不少人一旦结婚生子后,便把自己弄丢了。
成了妻子,成了妈妈,整日忙碌于这些角色的日常杂事中,一不小心就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生活追求了。
让婚前和婚后的自己判若两人,是常有的事。
2.人人都向菩萨求富贵,何必舍近求远,不如向眼前的人求
科举考试之前,慕灼华带着丫鬟巨力去求神拜佛,人人都向菩萨求富贵,她却只求菩萨天天快乐。
冯绍峰主演的定王对此疑惑不解,她却解释“何必要舍近求远,不如向眼前的人求来得更实在。”
菩萨是极少人可能见过的,它是遥远而又虚无的,况且那么多人都求,不一定顾得上自己。
不如找一找自己眼前那一尊佛,至少看得见摸得着,还能与之交流,更易有效率地达成心愿。
世事艰难,人人却都想生活一帆风顺。
向别人求,不如向自己求结局更可控,没有人不想要事事顺心的日子,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与其舍近求远求菩萨,不如求自己。
修好自己的内心与人和善相处,带动家人一起营造和美的家庭,其他欣欣向荣的事也会不期而至。
3.跟大人物交流,既要展示自己的长处,也要透露一点自己的短处。
慕灼华自知有点价值和些许小聪明,可是她在与定王的来往中显得很是贪财,时不时就要旁敲侧击向人要些好处。
不是讨要钱财,就是借定王的势为自己赢得些名贵又实在的物品。
偏偏定王也不揭穿,只是小惩一下后,单独找她“算账”,向她索要好处。
有人可能要疑惑,要想得到大人物的青睐,多多展现自己的优点更容易成功达目标,为什么要透露自己的缺点呢?
换位思考一下,你身边有一个凡事表现良好的人,你会怎么想。
是不是可能会感觉不爽,心想这人到底想干嘛,怎么老是在这里出风头,是想跟我一较高下还是有其他什么不良企图。
人虽然都慕强,却不喜欢身边的人出尽风头,表现得比自己更好。
如果你适当透露些自己的缺点,对方就会觉得你动机单纯,可能只是贪财好色,不会对他有什么其它企图。
就像慕灼华对巨力说的一样:“一个有点本事,又很贪财的下属,用起来会更顺手。”
4.女人也要读书,要有自己的追求,不能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的手里,做一只任人摆布的金丝雀。
这句话是慕灼华的母亲,在她小时候就再三叮嘱的。
在那个时代女子读书实在不易,有自己追求的更是凤毛麟角。
绝大多数女子都只有嫁人这条路,把自己的人生寄托在别人身上,不管幸或不幸都只能靠别人讨生活过一辈子。
如今的我们已经有了更多选择权,可以随自己的意愿努力后,过上潇洒肆意的生活。
所以,别再把自己生活的主动权交到别人手中。
5.人心本来就是偏的,若要抛开一个人的外表和身份去看待别人,确实不容易。
很多人看到慕灼华一个没什么背景的女人,居然能考取探花之名,很是质疑这其中会有猫腻,便断定她并无真才实学。
可是,他们一转头却都颂扬自己不认识的公主德才兼备。
根据一个人的身份和外表去看人,确实是我们很多人下意识的偏爱行为。
一般情况下,很多人可能都只是看到了自己想要看到的东西,让自己的判断陷入偏颇中。
但是,不过于相信自己看到的表面现象,还是可以引导我们更客观地看待事物。
这样不易的事,还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多多历练。
毕竟,一个人的外在和身份是我们第一时间可以看到的东西,而这些又都是可以轻易伪造的。
希望以上这5句关于职场奋斗、追求认知的话,对你也有所启发。
让我们一起活在当下,在简单而又平凡的每一天收获满满。你还有要补充的吗?
作者:云朵,专注于婚恋家庭情感的90后,愿我们都能在和谐的亲密关系中,收获幸福与快乐。
图源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