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终于搞懂了,为什么你知道那么多道理却搞不定自己。
前天有人对我说:“知道您遇上购房限购政策,我也是。”
“哦”了一声,这实在不是个愉快的话题,因为我们都无力改变。

经历这件事,朋友都说“放下,集中精力做事,以后还有更好的机会。”OK,我认同,但我的难过是那么真切。
有一天,我突然放下了。不是别人说,而是我自己想明白了,意识到纠结过去没意义,应该聚焦目标。再次应证那句话: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新生命的成长。这个新生命的成长一定伴随着疼痛的经历。
道理人人都懂,为什么释怀却那么难呢?原来在于你又贪又懒。你贪求太多,又懒于反省。而开导你的人有两种:
一、更大格局的人,他们智慧。
二、想安慰你那颗受伤的心,她们善良。
还有很多人关心你,却无法体会你的感受。你想不通,就走不出来,于是幸福远了。
觉知很重要,我也在想为什么别人说得都对,但对我没用呢?
道理和知识,是别人讲的,感受和体验,是自己受的。
面对它、接受它、解决它、放下它。不是别人告诉你的,而是你发自内心愿意这么做的。
别着急,看开点,明天会更好。——正确的道理。
我失落、我难过、痛苦且委屈。——真实的体验。
这世上有个东西无法替代,它叫经历。
02
得知我今天第四次复训生涯规划课程,有朋友说:你自己都能讲了吧。我想这源自于我对知识的熟悉和运用程度。记得第一次学习,觉得好烧脑啊!干货太多了,回去要早点休息,第二天还有新知识。而现在我觉得很轻松很愉悦,更理解课程设计的意图。而且在学习中与一群优秀的同行交流,更甚于课程本身。
有人说人人都可以做生涯规划师,只要你敢问我就敢答,而我却不敢认同。一位不到30岁的人很难为50岁的人做退休的生涯规划,尽管你学了各种流派的知识和工具,胆子大,行动力强,但经验与经历远远不够。知识很重要,但经验和阅历更重要。

最近遇到一位老师,听他一席话让我口服心服。为此我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谢谢你让我认识你》。他有视野、有专业、有格局,又成就了很多人和事。如果他来仙人指路,是基于他丰富的经验和经历,所有的路他都走过。为什么他可以侃侃而谈,案例信手拈来,只因他都做过。
知识,就在那里,学了不用,很快就忘记。
而经历与经验,总是让人刻骨铭心,成就你的财富。
别人讲给你的往往是知识,而你运用了、思考了是体验,体验比知识重要。
这一生的节奏,可以加速度。而必要的经历难以跨越,否则你要补课。
或许,我们都是来补课的,补自我探索的课。
03
为什么你知道那么多道理却搞不定自己?因为你缺少经历与经验。知识没有用,除非你把它用出来。
只有把知识和现实相结合,才能兑换出价值。没有体验,就没有深刻的认识。

走出泥坑需要三个条件:
1、拓宽眼界,着眼未来。现在的痛,或许10年后就不是个事。
2、有能力Hold住眼下的困境。这个能力包括应变的能力、求助的能力。
3、是否有勇气爬出泥坑。你可以选择在坑里疗伤,也可以选择绝地反弹。这是个人品质决定的。
亲爱的,别说大道理没用,是你没有用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