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炎是刚出生的宝宝可能会患上的一种疾病,造成宝宝脐部感染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消毒不当、细菌感染等。
那么,如何治疗新生儿脐炎?又该怎么预防呢?
一起来看看吧!
引起新生宝宝脐炎的原因
1.消毒不当
有时如果家长给宝宝的脐部消毒时没有用对法子,很容易就会产生脐炎。
有很多宝宝出了产房后已经被剪去了脐带,残留的伤口既没有愈合也没有感染,但在他们肚脐的凹陷处会有些许血迹或湿湿的物质渗出。
通常很多家长都不能正确的进行消毒处理,他们认为只要把脐部表面进行清洁就可以了。
要知道这时必须要由内而外进行彻底的消毒,更不能仅仅将药液涂抹于血痂处,还要触及创口的里边,否则很容易滋生细菌。
2.卫生保健不够
刚出生的宝宝皮肤黏膜非常娇嫩,皮下大量的血管很容易破裂造成感染。
如果不能及时包扎处理脐部的话就给细菌进入身体内部制造了条件。
有的家长会放任宝宝的粪便和尿液让脐部变得污浊,这样不仅让脐部产生病毒污染,还会造成脐部溃烂。
3.不良习惯
有些家长不重视宝宝的卫生和安全,当宝宝因为生病而哭闹的时候不及时送医。
反而会拿一些没有消毒的尖锐物体,自己动手将宝宝脐部周围的皮肤挑破。
这种不卫生不科学的处理方式会加重细菌感染的程度。
出现这些症状,就是脐炎
1.伤口流脓
在脐带脱落之后伤口难以恢复,脐窝处非常潮湿流出脓液和液体。
2.皮肤红肿
脐部处皮肤产生红肿,蔓延面积很广,情况严重的患儿还会出现蜂窝组织炎、脓肿,甚至引起腹膜炎。
3.发烧
宝宝会发烧,体内的血白细胞数目明显提高。
4.分泌物产生
当宝宝的脐炎转变为慢性的时候,局部会出现一种肉芽型肿块,外观是一个呈樱红色的凸起的肿块,上面会经常流出一些粘性分泌物,难以痊愈。
新生宝宝脐炎的治疗
1.清洁脐部
家长的选择很多,以下药物任选一种即可:75%的酒精、生理盐水、3%的硼酸液等。
要是宝宝的脐带残留还没有完全脱掉,也要用药物进行消毒,一天一两次即可。此法适宜单纯性脐炎等脐部感染患儿使用。
2.外用药物
家长要遵循医嘱准备药物,当给宝宝的脐部进行了妥善的清理之后,可在周围的皮肤上涂抹药物。
一天一次即可,家长要注意不要给宝宝敷药不宜过长,通常控制在六个小时之内。
3.穿刺抽脓或切开引流
如果宝宝的脐部有脓肿出现就要进行引脓治疗,如果脓量过多且脓太稠的话,需要将伤处切开引流。
之后家长一定要按时给宝宝换药,周期性更换引流条,让引脓过程顺畅进行,有利于伤口愈合。
如果出现肝脓肿及镰状韧带脓肿的话,宝宝要住院进行手术,切勿轻举妄动。
如何预防新生宝宝脐炎
1.清洁并消毒
家长要让宝宝脐部的皮肤始终保持干爽清洁,在脐带脱落前后,每天坚持拿碘酒给脐部周围皮肤做好消毒工作。
2.勤换尿布
家长要及时给宝宝更换尿布,以免宝宝的各种排泄物会对脐部造成污染。
3.局部换药
家长可以选择用百分之三的双氧水给宝宝清洗脐部,两三次之后用碘酒消毒。
也可以用龙胆紫涂在脐部皮肤上,同样每天上药次数为两三次。
4.护理注意事项
(1)洗手
家长在接触宝宝暴露在外的皮肤之前一定要用香皂或洗手液洗干净双手。
保持手部整洁和清爽,千万不能未清洗直接触碰宝宝的脐部。
(2)洗浴护理
给宝宝洗澡的时候也要注意环境卫生,千万不要让污水和脏污沾染了宝宝的脐部。
洗过澡之后,别忘了要用百分之75的酒精给脐部残余物和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
(3)处理分泌物
若是宝宝脐部有脓状分泌物并且很潮湿的话,家长可以用3%的双氧水进行清洗。
之后在皮肤上涂百分之七十五的酒精或者安尔碘。
(4)及时换尿布
家长要给宝宝及时换尿布,不要等到大小便之后很久才换。
而且要注意尿布更换的方法,别让尿布遮挡住脐部,否则排泄物很容易会污染脐部的皮肤。
(5)及时就医
当宝宝有原因不明的发烧或体温上升情况时要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了解更多母婴育儿知识,欢迎关注公众号:爱幼米育儿(aiyomi888)
回复关键词【育儿资料】,免费领取超全育儿宝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