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于是,在不读书的四个月后,我终于拾起了第一本书。诗可以兴观群怨,抒发情感、观察社会与自然、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讽刺不平之事,读书,则可以开茅塞、除偏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灵性,但现在我想,如果读书能让你快乐,这就够了。
2019年的第一本书,献给曹文轩的《草房子》。油麻地里的爱恨情仇、生老病死,都被记录在小男孩桑桑的眼睛里,读罢,意犹未尽。就好像看完《琅琊榜》,感慨于梅长苏坎坷的命运,不知他最后是战死沙场,还是就此归隐山林,但无论如何,只要是他,就好!
看《草房子》,总能让人联想到一大片麦田,风吹麦浪,遍地金黄,一个个茅草屋里,藏着六个孩子和几个大人的人生,天真、美好,连死亡都变成了最好的结局。
主人公桑桑是油麻地故事的见证者,他推动了蒋一轮和白雀爱的演绎,也见证了他们从浓情蜜意吹笛弄萧到曲终人散各奔前程的辛酸;他对纸月的关心中夹杂着朦胧的欢喜之情,当得知纸月因不堪坏孩子的欺负而退了学,他捶胸顿足,那一句“我没欺负她”里包含着没能保护纸月的自责和遗憾;他和性格怪癖的细马“不打不相识”,他对细马充满怜悯之情;当众人排挤秦大奶奶、想把她赶出油麻地时,他一个人溜进了秦大奶奶的家,他不怕她,他知道秦大奶奶是个和蔼的老人;他羡慕住在大红门里的阔少爷杜小康,杜小康家道中落,他毫不犹豫卖掉自己心爱的鸽子给杜小康摆摊筹钱,杜小康死里逃生从芦苇荡里跑出来,衣衫褴褛一无所有,却记得许诺给桑桑的双黄蛋,他们是对手,也是最知心的朋友。
他淘气又善良,鲁莽也细腻。秦大奶奶的死、杜小康家的落魄、白雀的悲情,都是在为桑桑做铺垫,因为他面临着最大的挑战。当他得了一种怪病而面临死亡的威胁时,作品的情感内涵也被推向高潮。回忆他参与的每一个画面,温情脉脉感人肺腑:他帮细马看羊,端上一碗水送给一个饥渴的过路人;他卖掉鸽子给杜小康筹钱;他背着妹妹去古城墙上看风景、唱古谣,尽显可贵的兄长情;严肃的父亲背着他,四处求医,带着他酣畅淋漓地打猎,重拾起曾遗失的父爱;他溜进秦大奶奶的家,以纯真的目光看待秦大奶奶的不被理解。
在这本书里,人间处处是真情。桑桑没有死,他在鬼门关走了一遭,更珍惜人间冷暖生死,他在那六年积攒的人品在他面临生死考验时发挥了最大的作用。读这本书时,不管是秦大奶奶的死、还是杜小康家的落魄,亦或是蒋一轮和白雀分道扬镳各自成全时的感伤,都没能让我的情绪产生如此大的起伏,唯独桑桑面临死亡的考验时,我迫切地希望他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因为他值得。
诗化的主题、优美的文字、朴实的人物、不同流俗的精神境界,组成了《草房子》这一作品。看完《草房子》,我从儿时的记忆里翻出那片田野,那人、那天、那片麦田近在眼前。从前的日子慢,知了声声地叫着夏天,六月的麦田遍地金黄,爷爷戴着草帽,汗流浃背地割着麦子。我拿着摘来的狗尾巴草在麦田里乱窜,跟着蚂蚱、蛐蛐到处跑,满头大汗瘫坐在地头,阳光是什么味道我已然记不清,只记得渴了就跑到爷爷跟前:“爷爷爷爷我渴了,买冰棍吃。”爷爷掏出几毛钱,我转身跑向小卖部,五分钱一根的冰棍已不知吃了多少个,但至今仍能感受那份甜,那是我六岁以前最甜的记忆。
后来搬了家,环境变了,割麦子这件事却没有改变,只不过这次割麦子的人是小小的我。那时候并不懂为什么北方的麦子长得慢,为什么麦子能做成面,只记得我学着爷爷的样子,迎接最灿烂的秋。那天,很蓝,那云,很近,那人在记忆里由近及远,最后只剩下相片。
如今,我早已远离那片土地,但每次回家时总会到地里看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一切都发生在土地里。我更能理解秦大奶奶对油麻地的执着,也明白为什么《皮囊》里母亲耗尽最后一口气也要为父亲建造那所建成即被拆毁的房子,有些执着,不必深究。
读《草房子》,是一场身心愉悦之旅,诚然,不读书的人只活一次,读书的人可以经历千百种人生,今天,我是桑桑、是纸月、是杜小康,明天我会是谁呢?期待ing......
“如果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很长时间没读书,并且没有任何负罪感时,你必须知道你已经堕落了。并非书本本身有多了不起,而是读书意味着你还没有完全认同于这个现世和现实,你还有追求,你还在奋斗,你还在寻找另外一种可能。”
读书有什么用呢?能让你快乐就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