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筑业协会——建筑劳务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成立大会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43706/5e0fbf137087ed86.jpg)
一、分会管理,主要依据省建协印发的《分支机构管理办法》。
二、首批入会91家企业。
会长:王永华(省建设人力资源集团股份公司)
常务副会长:卓锋(福州永隆盛建筑劳务公司)
副会长:中建海峡,厦门特房,中建四局,厦门中诚,泉州东林,福建闽南,福建俊通,福建中嘉,福建泷澄,恒亿集团等十家企业。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43706/f6b48fc66c5fa20d.jpg)
三、王永华(福建省建设人力资源集团股份公司 董事长 & 劳务分会 会长)致辞要点:
1.开展一线调研,了解行业现状和企业需求。
2.落实好企业人力资源服务工作。
3.落实劳务技能培训工作。(全省劳务作业相关人员近400万,其中一线作业人员约250万,培训工作量很大。着重开展技师和高级技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
四、邢作国(中建协建筑供应链与劳务管理分会 副会长兼秘书长)致辞要点:
1.明年开始,面向劳务企业开展信用评价。
五、何伟生(福建省建筑业协会 会长)致辞要点:
1.适应建筑行业的整体转型和升级。
2.省实名制平台目前已录入240多万劳务从业人员信息。
3.劳工程技术人员(八大员)以及劳务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和培养,要适应现代化产业的技能需要。(需要大量的培训和提升)
六、招建国(厦门市建筑业协会,劳务咨询部主任)《新时期建筑劳务企业经营发展及对策思考》要点:
1.全国和福建省建筑业发展情况(2020年度)
全国的建筑业产值同比增长6.24%;
全国的建筑业从业人数同比下降1.11%;
全国的建筑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增速12.43%;
全国的建筑业利润率下降0.18%(连续四年下降);
福州厦门泉州三地企业的产值占全省总产值69%;
龙头企业的产值占全省总产值57%;
省内企业的省外产值占全省总产值46%。
2.福建省建筑业发展规划
发展方向:繁荣建筑分包市场,跟踪资质改革方向(全国,全省资质改革统延到明年底),发展专特精新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向智能化建造(数字化,信息化)转型升级。
3.建筑用工与劳务企业发展历程
2001年起,建筑行业逐渐实行管理层和劳务作业层两层分离,用工形式改为劳动合同制。
4.建筑劳务发展相关政策,面临的困难及发展展望
政策:最新的政策依据是2021年5月1日施行的国务院《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
困难:
资质改革正在进行中;
建筑市场二级市场如专业分包,劳务分包没有建立有形市场;
培育建筑产业工人队伍正在进行中;
建筑工人劳动合同制度在落实在实施上有许多需要解决的法律和实际操作问题(一个人可以和多个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但签订的内容譬如工作时段等不能矛盾冲突。现有的劳动合同都是约束企业的,没有约束个人);
建筑工人个人诚信建设严重滞后于实际需求(恶意闹薪,来去自由,缺乏诚信);
建筑工人社保参数缴费方式至今没有出台适合建筑业的相关具体政策(国务院2017年出过文件,但到目前都没有改变);
展望
积极适应装配式建筑生产方式及组织方式;
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提高职工专业技能水平,打造特精专新企业。
积极适应转型智能化建造。
密切跟进资质改革动态。
补充:
以上都是理论探讨,实质建议:
实事求是,面对现实(三到五年内,装配式还不是主流)
密切联系市场,联系实际(一定要以市场实际为根本)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拘泥于形式。
七、丁兴华(福建建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新时期建筑企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1.青年技术人才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础资源。专业紧缺人才是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前提资源。
2.采购职能应上升到供应链建设。
3.校招竞争激烈。持证建造师与能力不匹配,没有业绩。
4.分析闽东北和闽东南的营商环境。厦门和漳州的营商环境良好。(龙头企业)福州的政策推出后后劲不足。宁德地区近期发展快速,但问题是政策先行,实施滞后。宁德的混改比较成功。
5.创新体系:
全省特级25家,一级576家,二级1633家,三级10700家。
特级和一级企业;建筑特级行情参考2800万元。一级升特需要博弈,双特重组分立政策支持(成功案例是省一建和路港)。
建筑业政策改革主流发展趋势:人员及业绩将双重降标。
二级企业:二级只对有项目的企业有意义,没有项目的会划为三级。有业绩的二级企业可以考虑降本升效。
动态核查:重点查企业技术负责人,注册建造师,职称人员。发展频繁变更所在单位的,要进一步核实。
人员配置建议。(基础业务,专业业务,横向业务)
6.劳务
建筑业社会化用工普遍的管理痛点是:大量临时性社会化用工需求逐年攀升,当前大多数企业采取的用工方式普遍面临用工难,用工贵,用工信息不对称,税收畸重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