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学:
一、文学本质与审美问题
(一)、惯例论。
“惯例”:某个特定时期某个特定的社会共同体约定成俗的关于某一事物的认识。
一件作品,是不是艺术或文学,不是由作者本身决定的,而是由长期以来积累的“什么是艺术”“什么是文学”的惯例决定的。
(二)、文学与美。
文学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音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
文学是传递美的。
(三)、挑战传统观念,观念的变迁。
它之所以成为艺术在于,它是站在一种更为广阔的视野和体系中去看待艺术的本质的。它们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挑战我们的传统观念。它们要尝试带领大家走出原有的舒适圈。它们带来的更多是一种观念上的反思而非审美上的享受,它的突破性意义要远远大于审美意义。
二、文学真实与虚构的悖论
虚构的悖论:观众面对作品时情感上的真实反应与认知上的虚构事实,形成了悖论。
作品的情感从何而来?面对虚构的作品,读者到底因何而感动?
我们之所以会被艺术作品所感动,是因为作品中的某些内容让我们联想到了现实生活。我们相信作品背后所反映出来的意义和价值是真实的。
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读者,是因为作品背后所体现出来的某种可能性或必然性。是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是合乎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的本质规律的。因此,读者是因为现实中可能出现的与作品中相似的情景而感动。
“移情”理论:审美主体之所以对审美客体产生某种情感,其本质是将对现实的某种“同情”转移和投射到了审美客体上。
读者在阅读作品的时候,实际上是将自己代入作品中的某个人物或者某个情境中去,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可能产生的情感反应转移到对虚构作品的情感反应中去。
情感与对象真实与否没有必然关系。一个想象的情景也可以引发真实的情感。这种真实情感源于我们对审美理想的追求,源于我们对超越世俗生活的追求。
三、文学与意识形态问题
意识形态约等于“三观”
意识形态是具有想象性的,它未必符合现实,它只不过是个体关于现实的某种幻觉。意识形态的本质是确立自我和世界的某种关系,并坚信这种关系的合理性。
意识形态不仅仅只作用于想象层面,还要作用于实践层面。会推着一个人朝着他认为“本该如此”的方向进行努力。
意识形态在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中,具有了某种“过滤性”的特点,构成了个体的“前理解”。所谓“前理解”,就是个体在理解某个对象之前就已经具备的认知能力。
意识形态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使某种观念成为我们理解事物的“前理解”。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建构。文学就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学作品其实就是通过对现实生活的重塑,建构了一个具有想象性的世界。
如何进行意识形态批评
1.反思作品是如何建构起读者的意识形态的。
2.反思一部作品为什么会如此受欢迎。反思作品背后的社会意识形态基础。
3.反思一部作品为什么会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改编和不同的理解。文本改编的背后是特点的社会意识形态体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