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成本
先贴度娘百科的解释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另一项经营活动应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种收入即为正在从事的经营活动的机会成本。通过对机会成本的分析,要求企业在经营中正确选择经营项目,其依据是实际收益必须大于机会成本,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说白了,就是公司也好,个人也好,你的资源(金钱/时间/精力等)是有限的。你做出了选择A,必然会丧失选择B带来的好处。
如果公司今年盈利1个亿,有两种决定:A 把钱拿去买地买房产,坐等房价地价升值;B 把钱拿去升级生产线,如果明年实体经济还是不好过,通过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成本。
钱就是这1个亿,拿去买房就没法升级生产线,反之亦然。
如果拿钱买房,潜在损失是:明年产品可能竞争力不足,市场上卖不出去了;同样,如果选择升级生产线,潜在损失是:没法通过底价的升值赚取相应的利润。
如果到个人身上,就更好理解了。
小长假,你既想和朋友出门旅游,又想老老实实的沉下心来学习。同样,每种选择都有相应的机会成本。
选择出门旅游,你损失的是:机票/酒店的开销、几天好好学习的时间,但得到了身心的预约;
如果选择在家看书,得到了学习,省下了银子,损失了出门游玩的乐趣。
跳槽也有机会成本,大公司 vs 小公司,startup vs 巨头,国企 vs 外企,等等等。都可以利用机会成本来分析。
大公司工资高,但相对比较螺丝钉;小公司工资低,但接触面广之类的,都需要自己去衡量分析,权衡利弊。工资高要拿命去拼,工资低能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还能下班准点回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
沉没成本
同样,先贴度娘解释
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Sunk Cost)。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沉没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加入你花了30块钱,买了一张电影票,进电影院看了半小时,才发现,这 tmd 真是年度最佳烂片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想起了过年看 捉妖记2 )。这个时候你有两个选择
选择A:这票钱都花了,电影再烂也要看完啊
选择B:老子的时间很宝贵,宁愿回家吃屎也不再这里浪费声明
这里,在电影院里消耗掉的半个小时就是沉没成本,你再怎么后悔也没办法挽回这些时间和票钱。所以,在做决策的时间,直接forget it就好了。实际上你现在的选择是
选择A:这电影太tmd垃圾了,老子闲着也是闲着,反正也没事干,干脆咬咬牙坚持后面的一个钟头?
选择B:这电影太tmd垃圾了,老子宁愿去KFC一边上网一边玩手机也不愿在这里浪费生命!
So,一个理智的人很容易做出正确的决策,hoho
当我看到这个概念后,我突然想起来,一本躺在我的 Kindle 中很久的小说。小说名字忘了,当时是拷到 kindle中,为了打发火车上无聊时光而准备的。这本书很长,超级长,光是 txt 文本就有14M左右。在来回的火车上没事就看这本破小说,后来又断断续续地看,差不多看了将近有一半左右。后来忙,也就没怎么看了。
现在呢,删了它吧,觉得可惜,虽然小说本身非常弱智,但好不容易看了一半,咬咬牙看完吧,觉得对不起自己,不看完吧,又觉得之前看的这几十个小时都浪费了。
一想,这不就是一个典型的沉没成本吗?之前浪费的时间不用去考虑了,未来的话,还想把声明浪费在这本无聊的小说上吗?
想到这里,直接删除,心中如释重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