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画谱》原文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1022/14/11766922_323271799.shtml
什么是《宣和画谱》?
《宣和画谱》是中国北宋徽宗宣和(1119~1125)年间由官方主持编撰的宫廷所藏绘画作品的著录著作。
编撰目的:宋朝自建国初期,即重视开展古书画搜访工作。徽宗时,内府收藏日趋丰富,于是将宫廷所藏的历代著名画家的作品目录编撰成《宣和画谱》,以备查考。
可能的作者:《宣和画谱》和《宣和书谱》是姊妹篇,作者不详,学术界有人认为作者是赵佶,也有人认为是由蔡京、米芾所编。然就书中内容和文风考察,似应是在宋徽宗的授意和参与下,由官方组织人力,集体编写而成。
具体内容:《宣和画谱》,20卷,成书于宣和庚子(1120)。书中共收魏晋至北宋画家231人,作品总计6396 件。并按画科分为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畜兽、花鸟、墨竹、蔬果10门。每门画科前均有短文一篇,叙述该画科的起源、发展、代表人物等,然后按时代先后排列画家小传及其作品。且末尾说明不收该门某些画家及原因。
评价:《宣和画谱》此书不仅是宋代宫廷绘画品目的记录,而且还是一部传记体的绘画通史。主张绘画的社会教育作用。虽然本书存在不少缺点,但仍是一部绘画著录方面的重要典籍,对于研究北宋及以前的绘画发展和作品流传,仍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同时,《宣和画谱》对所记述、著录的画家、画作也“不以品格分。”由于《谱》为御制著作,影响很大,从此以后,在画学著述中对画家不加品第成为风尚,中晚唐以来流行的“神”、“妙”、“能”,“逸”,“自然”等品第思想失去了现实意义,而只有学术史的意义了。此举导致了中国画学褒贬、批评精神的大幅度缺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