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曾这样描述放逐的意义:
“大自然的节奏需要这一类强迫的休止,因为一个人只有洞察生活的一切,深邃幽微,才算得上彻底了解生活。正是创造的天才,需要这暂时的被迫的孤独,以便从绝望的深处,从放逐的远处,测定本人真正的使命的界限和高度。一个人如果老是居高临下地俯视世界,只是从皇帝的宝座,从象牙塔的高处,或从权力的顶峰俯视世界,那他只能看到阿谀奉承之徒的笑容和他们危险的驯服,谁要是手里老拿着一杆秤,他就会忘了自身的重量。”
只有当我们真正懂得一件事情后,才知道自己当初有多么不懂。其实有时候挫折是上帝给我们打开的另一扇门。需要我们欣然去接受,毕竟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认知的升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休克疗法”——在认知上经历一场足以让自己落魄不堪的放逐。你熟悉的一切突然消失,你突然在异常陌生的知识处境中遇见了倍感陌生的自己。今天的我来看1.5年前的我,那时的我是如此的愚钝不堪。现在的我神采奕奕,打不死我的会让我更坚强。
所谓“认知地震”,指的是你原有的、看似稳固的认知,由于某个事件或场景遭致坍塌。
而认知的升级,就是在认知废墟上重建认知。
我们多数人幸运又不幸地让自己的认知停留在了非地震带上,停留在子宫般温暖、宁静的“认知的故乡”,用安兰德的话说,我们虽然活着,但尚未出生。这样的生活一旦长久就会迷失自己,有一天赖以生存的条件被打破,是否还有重新来过的勇气?
人的思维、行为和表达方式都受制于蕴含其中的原则,在你的原则没有发生实质性进化的情况下,你能改变的——无论是内在外在——都微乎其微。
很多人长期以来的工作和生活之所以是无意义的重复,是因为他们从未改变、优化他们的原则,甚至从未反省过一直在驱使着自己的思维和行为的底层代码是怎样的。
你生活、工作着就是在犯着错误,都在经历着痛苦,即使你看上去已经很成功。犯错误是人的宿命,人与人的差别只是犯错误的方式的差别。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正确地犯错误”的人和“错误地犯错误”的人。
前者总是能够持续地以X光般的反省方法获知自己行为原则中的Bug,持续地消除Bug,优化原则,实现原则性进化。后者则总是自觉无辜地犯错误,从来不与自己的简陋、粗劣的原则打照面。
反思,改进,重复,反思,改进,重复。。。
晚安,日更第25天,于武汉。自此11点之前休息,早上6点起床,保证白天的精力,也保证晚上回血。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44330/951abee25ea2781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