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相关资料是读懂鲁迅作品的重要策略,也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鲁迅写作有一个特点,就是“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自己的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鲁迅《我是如何做起小说来》)。《好的故事》第5自然段描写梦境:“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真的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这一段“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的铺陈,恰恰体现了散文诗的特质。引导儿童关注这些词语,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感受画面带给我们的美感,感受词语组合产生的节奏之美,领悟文字背后的诗意。
鲁迅先生学养丰厚,有意蕴的遣词造句信手拈来,作品往往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没有一定的积累的确很难理解。这时需要补充资料:“山阴道”——山阴道在会稽城(今浙江绍兴)西南偏门郊外,与东跨湖桥相接,是通向诸暨枫桥的一条官道(过了古博岭,也称为干溪道)。资料2:烛斜初近见,舟重竟无闻。不识山阴道,听鸡更忆君。(杜甫《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大雪覆盖船舱,雪夜孤舟无眠。是鸡叫勾起了思念。资料3:乌桕树是水乡绍兴的一种特色树,因其辨识性高而被公众所熟知,成为绍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鲁迅在其他作品中也多次写到了乌桕树,比如“临河的土场上,太阳渐渐的收了他通黄的光线了。场边靠河的乌桕树叶,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几个花脚蚊子在下面哼着飞舞……”(选自鲁迅的小说《风波》)所以,以后读到鲁迅笔下的乌桕你就会想到鲁迅先生的故乡绍兴。
故乡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由无数记忆碎片组成的。鲁迅的记忆碎片中有“山阴道”“乌桕树”等。借助资料,学生就能理解这些词语在鲁迅作品中的特殊意义,体会到其中寄托着浓浓的思乡之情。
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鲁迅的文字里藏着很多小秘密,写作的小秘密,但是能发现的还是只有一两个人。课后增加阅读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