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年,钱都花到哪儿了?年关岁末,得算算账。
被新冠折腾的一年,商场几乎没逛过几次,理发染发也少了,一套化妆品用了一年,花在穿戴上的钱屈指可数,勤俭持家,模范没商量。
一年几乎都是自己动手做饭,进餐馆的次数屈指可数,买零食的钱好像也省了不少。旅游?想都没想,也不敢想,即使免费也不敢出去。
这样算来,应该省下不少钱吧?可看看卡里的余额,剩下的实在不好意思晒出来。
钱去哪儿了?首先是防疫物资买的真不少。口罩一年没有一天不戴,一天最少两个,从医用到N95,一大包一大包,不知买了多少包。酒精湿巾,消毒液、抗原检测试剂,感冒药、消炎药、维生素……全家老少,加在一起,记不清买了多少次,这笔花费,换来的是一家的健康平安,虽心疼,但也值了。
孩子的学习进入关键期,教辅资料几乎是在固定的店里买的,加在一起,竟然差不多一个月的工资了。线下辅导班少多了,但线上的辅导和暑假的特训,加在一起,费用也吓了一跳。和其他家长交流,大家也都认为,毕业班这一年,谁家都花费不少。双减背景下,这已经少了很多,但对于家庭开支而言,仍然一大笔。加上牛奶、加餐、文具……孩子,是家庭最贵的碎钞机。但每个做父母的,也都是那么心甘情愿。
人到中年,各种人情往来几乎每月都有,特别是五一、十一期间,结婚的好多。婆家娘家,同事朋友,喜事白事,一年的份子钱竟然也差不多两个月的工资了。
过节看望老人,为老人祝寿,时不时得给老人零花钱,身为儿女,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花的值,安心,欢心。
至于手机费、电费、煤气费、水费、燃油费……这些固定的开支,变化不大,但每一项都不少。对工薪阶层的我们而言,肉可以不吃或少吃,手机费不能不缴。炎炎夏日水果可以不吃,空调不能不开。疫情期间,每天都祈愿,哪怕每顿都吃糊涂面条,千万千万别生病,别让进医院。
人到中年,花在自己身上的钱越来越少,但需要花的钱却越来越多,谁说不是呢?
如今的形势下,挣钱好难,攒钱就是攒安全感。摸摸自己的口袋,明天,继续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