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12月份一场感冒,好了之后鼻子还是不通气,当时也没当回事儿。
到了19年1月份,到大华医院挂了个耳鼻喉普通门诊,这一看还真就看出事儿了,做了个头部CT,医生一看说:鼻子里边有个息肉或者囊肿,范围比较大,要手术切除,咱们医院就能做,今天就可以住院。我心想能做就做了吧,回来跟项目经理请假,说鼻子里边要动个手术,请几天假。项目经理姓邵,邵经理马上就表态了:大华医院是县级医院,脖子以上的手术还是要重视,明天去复旦大学五官科医院挂个门诊,在那边动刀吧。我一寻思确实是那么回事儿,第二天一早就去了五官科医院,还挂了一个专家门诊。
好多年没来过医院了,也好多年连发烧感冒都没有了,这天一来被医院的情形吓一跳,简直堪比十多年前的春运,人山人海,等排到号专家一看:手术吧,我们医院做的好一点。就开了入院通知单,病情二类:病情较重,急需手术。办理完入院手续,了解了一下五官科医院的床位,一般都要等上几个月到半年。回来之后邵经理很帮忙,同事毛哥那边也有点关系,排队排了大概半个月就接到入院通知了。1月19号做的手术,老婆从家赶过来陪床,一路风尘仆仆,几个晚上没睡好觉。手术的医生虽然也是副主任医师,寻常的鼻息肉手术都没问题,我的这个手术以取活检切片为主,尽可能多切除一部分。手术中出血剧烈,医生也没敢全部切除。
第一次手术算是个小刀吧,虽然是全麻,但苏醒之后还比较清醒,鼻子里填塞了4根棉条,异物感和胀痛比较明显,晚上喝了点粥,也不想喝水。晚上护士过来问上没上过厕所,说还没。医生说多喝水,排麻药,过会儿再不上厕所就要插导尿管了。一听我俩就赶紧喝了三杯水,幸好前列腺还可以,过了半个小时上了个厕所。
1月28号复查,到住院部拿切片报告,一看上边写的肿瘤,考虑低度恶性,建议到肿瘤医院分子学检测和专家会诊。把切片报告那给手术的医生,医生一看已经超出她的能力范围了,写了两条建议:切片借出来拿到肿瘤医院会诊;挂一个五官科医院有肿瘤经验的专家号。
年关将近,已经买好了当天回家的车票,从五官科医院把切片借出来送到肿瘤医院,肿瘤医院接收了切片但读切片的医生都已经放假了,初七才上班。我俩就怀着沉重的心情按原计划回家了。
这个年因为病情的原因,双方父母都陪着在天津过的年,年后送走了双方父母,就又来上海开始了忙看病就医的事情。肿瘤医院的会诊意见:虽无明确证据表明高度恶性,但不排除复发的可能,建议定期随访和治疗。通过组织的关系,挂了肿瘤专家号,报告拿给专家一看,专家说再做个增强CT看一下。这一看专家说:再来一刀吧。这个专家的就医资源比较紧张,普通门诊的手术排到了20年3、4月份,特需门诊也在今年5月份,最后也是组织的关系,2月28号,我又来了一刀,大刀,全麻,动脉穿刺,这一刀把我弄了个半残,生活不能自理,最大的感触就是:站起来一泡尿耗尽了我全身的力气,幸好我老婆忙前忙后,才让我苟延残喘度过了手术后的第一个晚上。手术后第二天就没有病床住了出了院,在同事们和老婆的搀扶下,暂时回了项目。在项目卧床两天,能下地了就坐高铁回了天津休养生息。
昨天返回上海,今天再去复查,医生说现在也就这样了,好好休养,三个月之后再来做核磁。把病史复印了一份,门诊诊断上“鼻咽癌”三个字刺的神经生疼,后边的切片病理:良性肿瘤,才让我长出一口气。
现在躺在床上,用一只手打了这份简短的经历,大家看到的平时多注意身体,一场大病教活生生的教我怎么做人。
仅此,勿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