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会记趣

作者: 韩非飞 | 来源:发表于2018-06-10 21:33 被阅读1538次

        家乡的古会是一定要赶的!

        那种纷拥、嘈杂、眼花缭乱的感觉,虽不甚舒心,但是,寻常百姓家的人间烟火气,触手可及的可拥有感却是非比寻常的。                                         

        在这里,没有什么东西是你买不起的。你可以安全地隔着距离打量它,估价它,不必担心兜里的钱不够!

        在高级商场购物,底气不足的人是没有安全感的,那些精致的物品,从内到外显示出穷人勿近的疏离、鄙视。赶会就安全的多了!

        或许只是一张大纸箱上撕下来的一面,堂而皇之地用一截绳子穿起,随意吊在那里,用粗犷豪放的字体写着:“纯棉袜子,十元三双"。无需再多言语,你心里一喜,从包里潇洒地取出2张纸币,于人群缝隙中,挤开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汗湿的臂膀,高声叫道:"来6双",简单逡巡一下花花绿绿的堆的满当当的袜子,拣出6双,特意让摊主看清,是6双,没有多拿,不值得搞鬼,不就20元吗?一种奇异的自尊心在作怪。

        物品出奇的多!吃的、喝的、用的、玩的 ,一应俱全!铁架支撑着,披挂着防雨布的临时屋棚内,形形色色的商贩们卖力地兜售着各色物品。

        那种圆圆一砣的洁白晶莹的凉粉,是年少赶会记忆中惟一留存的实物。用一柄长把的铁制 器物转一圈,又长又细的凉粉便纷披而下,盛在碗里,绿绿的黄瓜丝、紫红的水萝卜丝、切成圈的小葱,一齐码在上面,来勺陈醋,撒点盐,从上到下一拌,吱溜溜吸进嘴里,酸凉爽口,啊!不必要太多的华丽的语言,蒸腾的暑气确乎消减了不少。

        几十年过去了,倚在屋棚前,看着依旧晶莹如玉的凉粉,竟不敢进去尝一碗,物是人非,哪里还会是记 忆中的滋味?

        隔壁一间屋棚里卖的是各色熟食,猪蹄、烧鸡,全都油汪汪、红亮亮的。一个老汉,用塑料袋捧着一个猪蹄,蹲下来喂他的孙子吃,满足的、满脸油汗地笑着,偶尔抿抿嘴,大概是馋的。太阳照亮了他布满皱纹的额头,满眼苍凉恳切的爱!

      一种刺鼻的味道传来,熟食摊的隔壁是卖臭豆腐的,混杂着其他的味道,臭得很复杂。

        一个戴着牛仔帽的壮汉,裸着上身,翻动着大肉串,随着刺耳的摇滚乐,卖弄着身子,特别魔性!

        卖果脯的摊子,颜色最为缤纷,赤橙黄绿,落在眼里,心中警钟长鸣,肯定有毒,不能吃!然而,我怀疑的目光阻止不了别人,果脯摊主照样风清云淡地搅动那些东西,在大太阳底下打了个哈欠!

        会场里卖得最多的还是衣服,春夏秋冬各季都有。更难得的是从里到外,从上到下都有!捡件偏宜的赶个流行,大部分都是这样想的!

        在买布的摊子前,我伫足了。一长条一长条的流金滴翠的各色布匹,整齐着排列着,挑一种花色,摊主抱出一卷,熟练地展开,在略显幽暗地简陋的屋棚的光影里,这些画鲜活起来了,浅粉的底子上,大朵的橘红的翻卷的花朵,旁边衬着黑色的泼墨而出的狂舞之花,一样风姿楚楚。有一种叫做天丝的布,柔滑的质感,青色的锻子般的光泽,拿起来一抖,青色的光一泻而下,细碎淡雅的繁花枝影荡漾其间,眼前便是江南微波涟漪的青青湖面,倒映着岸芷汀兰……

        物品多的是,暂时不用担心会卖光。就连塑料梳子,黄的、绿的,都堆得像小山一样高;锅碗瓢盆成群结队地被排列着,从大到小;各色的珠子串起的链子也成堆的聚在一起,在大太阳下闪着人的眼!

        一个小脚的婆婆双手拄着拐扙,坐在街边的阴影里,脸上没有笑意,浑浊的目光里满是疲倦,头微微地摇着,一众赶会的人群里,唯独她是最不该来的,人们都这么想,满目的繁华里没有她的份,她也许在想着几十年前的那些个赶会的情景,那年的那天的太阳也和今天一样烈!

        赶会最有趣之处在于: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的不同需求。大人小孩,男女老少,因着这一年一次的赶会,达成了一种奇妙的和谐。平时里不必买的、不让吃的、不能玩的,籍由着赶会的名目,都合理了,赶会吗?就该放纵一些,大人小孩破天荒的出奇的一致。

        白天大太阳下的购物暂息了,华灯初上,戏场内名角们哎嗨哎嗨哎的唱腔格外的亮,早早排队看戏的老人们品味着那打不完的金枝,算不完的粮。游乐区里震耳欲聋的乐声中,平日里早早上床的孩子们,理直气壮的把那些游乐设施轮番来过一次,今天不过瘾,明天还来,因为赶会吗!谁家媳妇揉着逛了一天的酸痛的脚,心里盘算着那件淡蓝的衫子没买,就因为五块钱,哎!明天早点去,可不要卖光了!

        四月二十五的残月还没升起来,暗黑的天幕下,赶了一年又一年的古会依旧在进行着, 窗外依旧是灯火通明、锣鼓喧天的不眠夜!             

相关文章

  • 赶会记趣

    家乡的古会是一定要赶的! 那种纷拥、嘈杂、眼花缭乱的感觉,虽不甚舒心,但是,寻常百姓家的人间烟火气...

  • 赶会记(一)

    “赶会”是我们老家的方言,就是赶集的意思。我们那里地处偏远,但方言里却有不少文绉绉的词儿。比如,我们把西红柿叫成...

  • 你有多久没奔跑了

    记不记得 上一次奔跑 是什么时候 赶800米 赶公交地铁 赶火车 赶客户时间 不记得了 奔跑是什么感觉 会起风吗 ...

  • 浮生记,悲欢多

    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沈复的浮生六记,如若单看一记,也会以为是一份人生吧。 ...

  • 赶会

    “赶会”是我们老家的一个俗称,但是用普通话怎么解释,我也说不大清,那我们就暂且以为普通话应该也是“赶会”吧。 ...

  • 赶会

    赶会是农村人的一场大事,有的地方一年只有一次,像我们老家,一年就只有一次会,所以父老乡亲们在有会那几天,有事...

  • 赶会

    今天我们这赶会,非常热闹。有卖各种各样的,比如卖香肠的,卖小龙包的,…太多了说不完。我跟你说一烧我今天的消费。 一...

  • 赶会

    这几天我们庄会了,一年只有一次,当然要好好玩玩了。 今天,我们家有客人,还不少呢!这下呀,有妈妈忙...

  • 赶会

    我记得上册的时候,我和妈妈去姥姥庄赶会。 我和妈妈来到姥姥庄的时候我看了一眼。心里暗想:也不怎么热闹。到了姥姥家,...

  • 赶会

    每年小满那天,我们乡里都有一个大集市,我们通常称为小满会。早些年小满会很热闹,一个乡各村的男女老幼,大都会吃过早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赶会记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qmq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