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4-01-14

2024-01-14

作者: 挹洗俏月 | 来源:发表于2024-01-13 15:30 被阅读0次

    极致的自私注定毁灭,道德的价值显而易见

    可能还会有人会质疑:“自私无可厚非,那为什么还会有道德?”


    试想一下,如果人人都追求极致的自私,都想获取更多的利益,而没有一些规则去制约,那么会发生什么情况?


    最直接的后果可能就是,同种族之间相互杀戮,抢夺资源,长远来看,其结果是灾难性的。


    这种方式最后必然导致人类整体力量的大幅度衰减,在对抗其他威胁时就会处于下风,长期下去整个种族可能都会消亡。


    经过过去一次又一次的惨痛教训,人类也发现了这个事实。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槽糕的情况发生,人类开始尝试合作,以获取更长远的利益。


    可是,盲目的、毫无章法的合作又滋生了很多问题。


    为了解决和避免这些问题,人们尝试制定一些规则来限制彼此,这些规则经过长期的演化,最终就形成了道德。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产生道德的根源,其实就是人性的目私。因为拥有道德对人类的生存更有利,所以人类才制定道德标准。


    因此,我们在认知上不应该把“自私“与“道德”完全对立。


    此外,与人合作,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自私的表现。


    因为合作,是我们经过综合考量后所做出的对当下最有利的选择。


    为何自私不招人待见?

    既然自私是人性的一个基因,那为什么我们的文化习惯性地、普遍地将其视为一个贬义词,一点也不待见它呢?其实有三方面原因。


    原因一:自私本性的表现。有一个有趣的悖论,很多人一边大喊着不要自私,对自私嗤之以鼻,一边却又做着自私的行为。


    所以如果你过分对自私有意见,极度排斥,最终受伤的可能是自己。因为自私已经变相地成为一些谋利者的工具,他们向大家营造一种不应该自私的普世观,当大家以此为践行标准,甚至连本该属于自己的合法权益都放弃的时候,毫无疑问他们就能最大限度地获利。


    所以,自私不招人待见,本质上来说是挺委屈的。过度的自私当然不对,但是合理的自私是生存的基石。


    一个人如果都不为自己考虑,其实很难相信他会完全为别人考虑。


    原因二:社会的稳定不需要精明的利己主义者。太自私的人,对他人和社会都不是一件好事。如果人人都一味地自私自利,从自身出发去社交,那么就会出现相互掠夺资源的失控场面,最终的结果是人人都无法生存,更无法得到好处。如果人人都想着获取最大的利益,不顾其他,社会还能稳定吗?显然不能。


    顾因三:人人都渴望归属,而不是被孤立。每个人都不想被胜上“自私”“势利”的标签,因为一旦被贴上了,别人自然而然就会觉得跟他交往而获利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就不会跟他相处,转头找别人了,这样他就成了人群中的孤岛,无法获得归属感。


    所以聪明的人会在归属与自私之间找到平衡。他们既能在社交、合作中保护自身利益,又不会一直让对方吃亏,从而将关系维持下去。


    所以,自私并不是不好,而是不能一味地只主张自私自利,忽视了对他人需求的回应。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善良,但是善良也应该有一个底线。


    活得通透的人不会给自己贴标签,让自己活在“老好人”的评价下,他们敢于正视自己内心自私的需求,并懂得在人际失系中选择利于自己的最佳行为。


    世界上极少存在绝对无私的人,真正成熟的人,必然都是看破并且敢于接受人性自私。


    而没有足够的勇气看清并接受真相的人,往往会做出失误的决策,错失机会,甚至对别人的“合理”行为做出错误反应。


    比如公司的一个职位出现空缺的时候,他可能为了不被说势利,而不敢去争取;而对于那些敢于积极争取自己合理权益的人,他却觉得得对方卑鄙。


    所以,清醒一点,也勇敢一点,自私的本质没有对错,不敢面对、承认这一人性的弱点,反而会让自己成为人性的囚徒。

                 

                    ——《这就是人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4-01-1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qnf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