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言的课上,听到了一个特别的方法,叫做“找到差异化优势”。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听到的一直是水桶理论,“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任何一个组织或个人,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或个人能力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体的水平 。 因此,整个社会与我们每个人都应思考一下自己的“短板”,并尽早补足它 。”
所以,在过往的经历中,很多人包括我也一直只是着重于提升自己的短板,并没有认真思考过个人的特别优势在哪里。但观察很多台上的表演者,他们获得听众的认可原因其实是多种多样的,有讲的真诚的,有讲的激情的,有讲的幽默的,也有平铺直叙但故事本身就打动人的,也还有的就只要帅就够了!
从演讲的角度来讲,当我们面对演讲时,我们首先考虑到的是我们“不善于”演讲的部份,比如:没有演讲经验,没有好的演讲技巧,没有吸引人的话题等;而我们恰恰是忽略了思考自己的优势,特别是差异化的优势。比如:我比别人有更多的故事,我比别人有热情,我比别人有更多的真诚,我比别人勇敢。由此来激发自己的自信心,也能够很大程度给自己的演讲注入不同的地方,找到其他吸引听众的地方。
顺便运用一下课常上学习到的结构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 找到自己差异化的优势更有助于个人的成长
论据一: 现在的社会越来越重视差异化不同,比如时尚界的代表包括各种时尚大牌杂志以及名模,现在都涌现出了许多按我们原本的眼光来看并不美的模特,但他们所代言的品牌都纷纷发声,希望借由他们来展示世界不同的美感,因此这些和普通人相比有独特长相或气质的人,越来越多的被发现,站上了世界的舞台。
论据二:现在的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的培养,以我所在的企业为例,在从前的干部培养选拔项目上,组织者会比较强调个人的绩效,个人的工作理念,个人的管理风格等这些大众都关注的内容。但这两年开始,组织者不论在个人简历要求环节还是在面试环节,都会要求参与人讲述个人有哪些特别的经历,技能以及观点,借由这些特别的点来评价侯选人。比如当年技术部的侯选人都在讲述个人绩效连年为A的时候,基中一位技术侯选人提供的是当年业绩为B,但是通过一些管理的方法使得自己的团队成为组织中最稳定的团队,后来这位技术部的同事成功被组织发现培养转岗做到了HR的管理层。
论据三:从个人角度来说,目前我们已经看到90后的很多都具有很明显的个人特质,不再人云亦云;我们也看到00后很多不论是学校的活动还是校外的自我学习,其实都在尽可能的使自己有与众不同的竞争力,比如学习好的都是努力使其中一门拔尖,拔尖的都在发展文体才能,文体都接触的就在努力培养一门不那么大众的能力。所以,以后的孩子们,在智商或是技术的同质化上可能会比较严重,那么,找到每个孩子的差异化优势点并不断鼓励,才是树立孩子自信心的有效方式。
以上就是我的个人观点,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