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荣格组最终课备忘录
这是水星曼陀罗时代——荣格组的最后一课,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在知识面前,人类的渺小感的时刻。”所以我在PPT的开头意味深长地写了一句话:进入荣格的世界前,首先得意识到我们都是被卷入时空洪流中不由自主、上下浮沉的尘埃。
遥想当年,我们荣格组是如此的年少轻狂。我们第一次走上水星的舞台,借助T为大家所写的互动版中的冥想部分,向大家侃侃而谈“意象”是不经意间在大脑中浮现出的画面。尝试通过对意象的认识告知大家:我们认识意象就是踏入潜意识的第一步,因为在意识状态的防御下,潜意识与我们之间隔着一道紧闭的大门,但是通过对意象的捕捉和探究,可以让我们逐渐去接近那些被压抑的心理元素。意象对话,让无数人对个人无意识开始产生浓厚兴趣的精彩互动环节:冥想——“找寻你内心的灵魂动物”随之而来,在冥想的过程中,老徐看见了一只飞翔的鸽子;而HL看见了山洞水洼里的那只巨大的鲸鱼;澎澎看见了生活在黑暗之中不需要眼睛的半透明原始鱼类;而莹莹首次看见了,那只将在她未来进行自我探索的冥想时入镜的黄色猫咪;还有建芬姐在冥想过程中超强意志的硬通过;CJ爬到树枝高处看见的那片蔚蓝璀璨的广阔海洋……回忆到此刻,我的心情是愉悦的,尽管那时我们的诸多解析还在概念的外围边缘游走,但是我看见了我们曾经的努力在如今已经开出美丽的花来,我们或许是为“机缘”这串珍珠项链穿针引线的其中一条线,突然间也感受到了些许命运冥冥之中的安排。
时隔一个月,荣格组的第二次课,阿鹏关于“看见你内在的那个小孩”的分享是引发大家不断追问与思考的话题。你会对突然出现在你家中的那个小孩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是接纳安抚他,还是想要一脚把他踢出去?阿鹏娓娓道来,当讲到他感受到小孩子爬上他的肩膀,围绕着他的肩颈想要与他嬉戏时,我全身起了一阵鸡皮疙瘩,内心的抵触达到了极致。然而阿鹏却表现出了超乎我想象的柔情一面,他去关照那个小孩子,让有点胆怯的孩子逐渐变得愿意与他亲近、愿意寻求关照。阿鹏接纳的这个进程是值得我去细细体会的,不该去回避和对抗那个孩子。在我也义无反顾地去尝试接近自己内在的那个小孩时,却看到了站在房间门口的孩子一双哭得红肿的双眼,还有孩子眼中无尽的怨念和愤怒。回忆到这里,再联系起最近一直在学习的客体关系学,还有曾经与T讨论过的那个无形中紧随身后的“红衣厉鬼”身上的戾气,我不由得咋舌,内心的意象就是那么神妙直接,总在你还懵懂不知的时候就呈现出了答案。这不就是内在情感资源,被一团怨气和愤怒所缠绕着的自己吗?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尝试与追溯,才让今天的我逐渐有机会摸索到了边缘性人格的雏形和体验,在情感这一极的发展上做出了与以前截然不同的决定和转变。在将自我的情感(时间与心血的付出)从向这个世界拼命索取而转变为给予这个世界,一步步走向我从未经历过的未来。“我开始意识到,基于直觉的理解和意识,比抽象思维和逻辑分析更为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进程,此时再来看乔布斯所说的这句话,实在是感概万千。第二次课的回顾,我想必须以T的一句经典名言来收尾:“在修行的过程中,你越来越知道欲望与本心之间的距离。”
第三次课,能够感受到冥想已经让水星训练营的很多同学跃跃欲试,在个人体验当中也追加了多次的梦境分享与冥想分享,这次课程荣格组完全隐没下去了,因为莹莹的自我冥想探索,也就是荣格所强调的“积极想象”已经让莹莹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取得了卓越的成果。时间有所间隔的三次冥想全面铺展开来,无数可以停留咀嚼的象征性元素贯穿始终,懂事的小女孩、蛇与水、黄色猫咪、爷爷的笑容、小心翼翼的孩子、毁灭性的地震、背井离乡和钓鱼的冷漠男人。在莹莹叙述自己冥想的过程中,我的眼前就像放电影一般浮现出各种各样的画面,而当莹莹说到地震时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外婆和妈妈还在屋内,然而自己却无能为力时,我的眼眶不禁也湿润了,心如刀割。我在为自己意识状态下的情感防御有所松动而感到快乐的同时,也惊讶于自己的这种体验为何会被激活?在随后总结的环节中,我提到此处,有很多同学都有此共鸣,T意味深长地说:“我觉得这来自于一种未完成告别的哀伤,这是很多人的个人无意识,是一种丧失感被激活了。”莹莹在我们灯塔组聚会时,激动地说:“T真是太厉害了,荣格组的第三次课看似是在我的故事进程之中,但实则是每个人都在我的故事的诸多元素之中投射出了自己的影子,这才是真正的高明之处。”对啊,荣格塔楼的第三次课,一万个倾听者就有一万个版本的故事和体验,一万个个人无意识的情结被激活,一万个心灵产生了不同频率的悸动。如果你在莹莹的故事里看见了她的人生故事,那么恭喜你,你是一个懂得倾听的人;如果你在莹莹的故事里看见了自己的人生故事,那么恭喜你,你是一个心中有自己的人;如果你在莹莹的故事里看见了荣格,那么欢迎你,你已经无意之间得到了进入荣格塔楼的入场券,跟随我进入荣格塔楼之中最深、最暗却是埋藏宝藏的第四次课。
第四次课,是我给自己的一个交代,也是给自己所喜爱的荣格的一个交代。历经四个月,一本《潜意识与心灵成长》,无数个梦境的交织,数不清的体验转化,三个组员的努力,我们面对大家可以创造出多少种可能性来?一路走到这里,不仅督导老师T提醒,就连自己也觉得该进荣格理论的深水区了。我们为了得到那张荣格塔楼的入场券努力了很久,而现在却才刚刚推开这座塔楼的大门,荣格的理论知识广博、深邃、生涩得令人唏嘘不已。“原型”,从刚一开始接触荣格就被自己信手拈来使用的这个词,第一次让我产生了敬畏感,敬畏感来自于我的无知与无畏。我便写下了“成为时空的旅行者,你将会明白集体无意识里,具有宏大时空感的‘原型’究竟是什么。”原型,是一种人类从祖先处继承而来的行为倾向,简而言之,人类采取与其祖先同样的方式把握这个世界和作出反应。“原型”没有具体内容可以定义,而是一种反应倾向,如此的捉摸不透,我们要如何去洞悉原型在我们身上留下的痕迹呢?让我们回忆一下无数经典情景(比如天空、海洋、森林、草原等等)它们无数次的重叠积淀而成了一种先天倾向,譬如诗歌与文章中常见作者被这些元素所触动,从而借景抒情。而这些原型,它们显现的程度其实依赖于丰富的个人后天经验。是的,说到后天经验,我们就这样进入了个人无意识的领域当中,情结是成长过程中无数心理碎片(重大体验,如创伤)生成的人格之中的子结构。原型是如何透过情结的经验被体验的?我们来感受一下灯塔组,在课后聚会而分享的两个梦境吧。其一,D:我从小到大屡屡会做一个我追着别人杀的梦,梦中的我是为了保护非常重要、具有温暖感的一个人才去攻击别人的,被逼到绝境的我在保证那个重要的人的安全后,就会冲出去以一敌三,最终都是以我血刃对方结束了这场战斗。其二,H:我也做过这样的梦,不过在不断逃命的过程中,我反而觉得更加煎熬,最终我与那个追杀我们的人谈判说,如果我选择死亡,你就保证他/她能够活命,那么我愿意接受死亡而让他/她继续活下去。这两个梦境是灯塔组的两位同学简述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发现它们之中的共性,那就是“牺牲”这个选择倾向。D的牺牲是具有“英雄主义、粗暴、攻击性、担当感”这些元素的,而H的牺牲是具有“交谈(弱攻击性)、自我奉献、牺牲感”这些元素的。在这里我只是想让大家从这两个梦境中去感受两个梦境中关于“牺牲”的反应倾向,一个极富有“阿尼姆斯”原型的力量,另一个则极富有“阿尼玛”原型的力量。原型建立在他们各自后天经历形成的情结基础上,透过他们各自梦境的内容中微妙地呈现了出来。
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由于原型的无内容性和不可定义性,总感觉无法连接自我。我们如何更好地去辨识‘原生家庭环境的影响,即环境决定论’与‘原型通过情结造成的影响,即个人先天素质’的边界呢?”这似乎是一个没有解答的问题,因为无论是咨访关系还是自我探索,你只有身处其中时,才能够感受到那股来自于原型力量中“身不由己”的拉力。每每想到这个问题,我都会回忆起曾经我对朋友和督导老师都说过的一句话:“关于这段感情,我觉得还没到结束的时候,我还必须像苦行一般去经历和面对,无法逃避,所以我会顺应内心的召唤,去做我觉得应该做的事情,等到时间对的时候,一切都会迎来结局,无论那个结局是好的或是坏的,我都会发自内心的接受命运的安排。”这句一年前说过的话,如今还历历在目,不过在十月份对这段感情的告别却恍如灵魂受到天启一般翩然而至。时间到了,这种微妙的契机或许来自于后天个人无意识当中所积淀的内容已足够去与原型的力量对话,而不是一味地被原型俘获。在完成告别之后,我感受到了自己内在有一股男性力量(暂且判断为“阿尼姆斯”的原型力量)在保护着自己,那股力量没有攻击性,而是踏实、坚定、温暖;这股力量也在帮助自己逐渐离开被“阿尼玛”的原型一味地俘获的状态,逐渐离开那个不断下坠直至“自我毁灭”的试验场,逐渐在修复那团被怨念的黑气缠绕着的人格情感内核。
透过诸多具有创造力的天才的眼睛,我们看到在阿尼玛这个原型里,不仅是富有生命力和创造性的,还是具有毁灭性和原始疯狂的。无论是永远拥有着儿童般的心灵的顾城,还是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至最后一刻的梵高,艺术家们都在与潜意识的博弈当中不断被俘获,却又在内心的迷乱与现实感的无数次拉扯中,用创作将潜意识当中的无数原型变为具象的实物。而艺术家马尔克·夏加尔是幸运的,就如同英国艺术评论家赫伯特·里德爵士曾经写过关于夏加尔的评述当中所说的一样,“夏加尔从未真正跨越意识阈限,进入潜意识,而是‘始终将一只脚踏在滋育他的大地上’。”然而,这恰恰正是人与潜意识之间所建立的“正确”关系,否则人类(就连天才也是如此)很难去与潜意识当中原型的力量博弈,通常都会被俘获在潜意识带来的疯狂与迷乱之中。
一说起荣格的理论,我就有说不完的兴趣和动力,宏大神秘与探索灵魂是我思考荣格理论时的关键词,这大概就是因为知识本身就具有无穷无尽的探索空间吧?荣格的世界里还有大多未被亲身体会到的奇妙概念,我的备忘录里也仅仅只记载了意象、冥想、积极想象、原型、情结、梦境等等现象级的内容,最后有些许触及自我内心结构的内容,不过可以想到应该大部分读者对我的这段个人无意识无法感同身受,就像小胡曾经说过的:“我听完这节课的感受是,人与人的灵魂真的很不一样,真的隔得很远。”不过站在原型的角度上,再回过头来看看集体潜意识,我想,人与人的灵魂就是如此地“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像是一个最熟悉的陌生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