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颜真卿:书为心画,字如其人,大气磅礴尽显将军气度

颜真卿:书为心画,字如其人,大气磅礴尽显将军气度

作者: 墨客书法赏析 | 来源:发表于2018-05-10 10:21 被阅读0次

    大气是什么?是做人做事的风范、态度、气质、气度,是综合素质散发的一种无形力量,是一种海纳百川、胸怀日月的气概,是一种从容大方、胸有成竹、浑然天成的气量,是一种宽厚成熟、宁静和谐的气度。

    古来有才气之人,数不尽数,但大气之人,少之又少!唐代颜真卿,可谓楷模矣!

    颜真卿,字清臣,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曾为平原太守,人称颜平原。安史之乱,颜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代宗时李希烈叛,宰相卢杞“衔恨”唆使皇帝使真卿往劝谕,为希烈所留,忠贞不屈,后为李希烈缢杀。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

    苏轼曾云:“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

    《祭侄文稿》

    自汉末开始,书法只有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一派面目与风格,到了唐中期,颜真卿打破了这一局面。当然,颜真卿最早、或者说年轻时也是紧跟王羲之的,也是紧密团结在以王羲之为权威、为核心的书法“中央”周围的。

    《自书告身帖》

    颜真卿下决心创新、变法,试图打破王羲之垄断的书法这种单一的面目风格。我们知道,改革艰难,创新就更难,没有极其深厚的艺术审美、造诣、修养,没有极高的悟性恐怕很难成功,但颜真卿经过努力,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成功。

    坦坦荡荡,身正为范。颜真卿一腔正气,如同他的书法,宽博大气。封建盛世的忠义贤良、社稷重臣的心愿和气概,正书成了颜真卿寄托心志的最好形式。

    《湖州帖》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不同时期的“大气”变化

    十年一迹

    《多宝塔碑》

    颜真卿《多宝塔碑》局部

    《多宝塔碑》,天宝十一年(公元 752年)刻于陕西兴平县千福寺,宋代移西安碑林。此时颜真卿44岁。离早期的《王琳墓志》刚好过了十年,可谓十年一迹。整篇结构严密,点画圆整,秀丽刚劲,与唐人写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是唐代“尚法”书风的代表。大家要注意到这么一个事实,《多宝塔碑》的单字大概在2.5cm*2.5cm左右,而且是唐朝写经的路子,写经有多大呢?大家看过敦煌的写经卷轴也许会有印象,也就1公分见方左右,所以说《多宝塔碑》是更偏向于小楷的。我们初学颜楷选它做范本,一般都是用来写比较大的字吧,至少都是5公分甚至10公分见方的中楷或者大楷了,这无形当中的放大也就造成了许多误解了。首先用笔就决然不同,因为毛笔的大小就已经有悬殊了;其次是结构也有巨大差别,试想一下小字如何能写出大气磅礴的感觉呢?而颜真卿最征服人的就是他的字具有那往外开拓的架势,小字是万不可能承载得住的。所以大家在临习《多宝塔碑》的时候千万得小心这些地方。

    初显气象

    《东方朔画赞碑》

    《东方朔画赞碑》,存陵县文化馆内,乃颜真卿45岁时书。就离《多宝塔碑》不到一年的功夫,颜真卿就展现出了不同的面目。《东方朔画赞碑》字体端庄雄健,气势开张,《多宝塔碑》相形之下就只能算清秀。毕竟大字楷书,笔画更为充实,线条里多了篆书的意味。单字来看,则依然如前多采用向右上方倾斜的姿态。比如“大夫”二字,撇画都比捺画长,这其实和我们一般的书写习惯是背离的。此时的颜真卿还没有完全掌握这种技巧,所以两个字都采用了一样的形式,造成单调,而且还会造成一种向后倾倒的不稳定感。相比之前的几个碑,《东方朔画赞碑》强化了线条的厚重感,“方”、“先”、“生”三字的长横都极力朝向右上方,收笔又迅猛下挫,而且长线两端在下中部居上,像一根挑着重物的扁担一样,内部集聚着力量,非常耐看。

    外拓开阔

    《麻姑仙坛记》

    《麻姑仙坛记》,颜真卿62岁所书。该碑立于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年),后遭雷电毁佚。碑文苍劲古朴,骨力挺拔,线条粗细变化趋于平缓,笔画少波折,用笔时出“蚕头燕尾”,多有篆籀笔意。其结体因线条厚重,为了在字的中宫留出余白,避免壅塞,不得不竭力向四周扩张,外拓的写法被推向极致。比如“颜”字“页”部下的两点所占空间非常有限,造成局促的情境,字形非但没有垮塌,更因为重心下沉显得稳当。再如“真”字下方两点,窄窄的,上面又是一笔冲破纵势的长横,营造出长短、轻重、纵横、正斜等等冲突,这样的变形使得每一个字都值得琢磨,百看不厌。许多精彩佳构体现在很不经意的地方,“書”字上下交错,下方“日”部并不居于长竖正中,而是稍有右移,错落之间就显得变化万千了。“麻”字两个竖画都拉得很长,长撇都没能罩住,整个字就依靠两个钩立住阵脚,而两个钩一个平出一个上翘,绝不雷同。《麻姑仙坛记》看似方方正正,却是相当精妙的,值得多加揣摩。

    磅礴威仪

    《大唐中兴颂》

    《大唐中兴颂》,大历六年六月刻于湖南祁阳浯溪崖壁之上,颜真卿时年63岁。此品属于摩崖石刻,不同碑志,更受风吹日晒,多有残缺。据传宋代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曾几次到浯溪学颜字,具体细节虽不得而知,但崖后部位刻有黄庭坚的题字,并曾有诗句云:“大字无过《瘗鹤铭》,晚有名崖《颂中兴》”,由衷赞叹,真实不虚。《中兴颂》比《麻姑》的字更大,加之摹刻于山体石壁,所以显得更具威仪。且笔画略有破损,一片苍茫浑厚,线条节节发力,颇有金文的味道。比如“大”字,长横并不一笔拉过,只是缓慢行笔步步推进,将滞留之感表现得淋漓极致;一撇虽细,也未敢轻忽怠惰,全用中锋,毫无虚尖。

    不复媚姿

    《颜勤礼碑》

    《颜勤礼碑》,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颜真卿71岁,已入化境,信手拈来,便显端庄豁达、之态;结字雍容大方、舒展开朗、动静结合、巧拙相生。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横更细了,竖更厚了,“曾”、“孫”、“真”、“書”、“沂”、“高”等字尤其如此。颜真卿的后期书法,并不追求“冲淡恬逸”的贵族情调,而是出以更为平易近人、更为通俗易懂、更为工整规矩的世俗风度;创造出一种“不复以姿媚为念”的新书法审美观。

    内敛无华

    《颜家庙碑》

    《颜家庙碑》,是颜真卿为其父亲颜惟贞镌立,撰文并书,镌立于唐建中元年(780年),颜真卿72岁,原碑现藏西安碑林。隋代与初唐的楷书,多以运指为长、结字左紧右舒,呈欹侧之势。颜书则加强了腕力的作用,巧妙运用藏锋和中锋,形成力透纸背的效果。此碑横画端平,左右竖笔略呈向内的弧形,这不仅造成庄重感,而且使整个结构圆紧浑厚,富有强大的内在力量。这一切都是突破旧格局的创新。

    清代学人孙承泽评此:“鲁公忠孝植于天性,殚竭精力以书此碑,而奇峭端严,一生耿耿大节,已若显质之先人矣”。颜真卿人书相融,为后人留下了最伟大的背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颜真卿:书为心画,字如其人,大气磅礴尽显将军气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qqzrftx.html